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2 / 3)

“住在城中三元客棧,卻不知幾時要搬家,若更換住處,會親自到府上拜會……送上拜帖。”唐寅語氣低沉。

沈溪點頭:“在下於京師尚有幾處住所,隻是寒酸了些,乃是獨門獨院的小戶人家,若是伯虎兄不嫌棄的話……”

唐寅趕緊道:“寄人籬下,豈能嫌棄?在下實在是榮幸之至。”

沈溪發現,飽經風霜的唐寅跟從前不太一樣,以往是自命清高,處處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落魄隻是因為時運不濟所致,到了現在居然口稱寄人籬下,即便是嗟來之食也拿得心安理得。

不過由始至終,唐寅死皮賴臉的性格沒有改變,隻有心態發生變化,更接近時下普通讀書人的處世態度。

沈溪微笑著點頭:“那便讓家中下人帶伯虎兄過去……在下還要養病,不能親自引路。”

“不必,不必!”唐寅笑得合不攏嘴。

雖然沒謀得職位,但至少把住宿問題給解決了,“長安居大不易”,他知道京城安個家有多難,來京一趟他的錢就花得差不多了,住客棧幾天錢包眼看就要見底,現在有了免費的居所,怎不讓他欣喜若狂?

……

……

唐寅回到京城,暫時沒有得到沈溪器重。

準確地說,此時的沈溪根本不需要唐寅這樣雖然有頭腦但卻喜歡自作主張的幕僚,他需要的是馬九、朱鴻和王陵之這樣能幫他做實事的幫手。

在沈溪看來,唐寅是個狂生,雖有才,但絕對不是治國的大才,且桀驁不馴難以駕馭,反倒是那些通過科舉進入朝堂的人,進入到體係內,為了身家和前途,會自覺地遵循朝廷的典章製度行事。

循規蹈矩不一定好,但至少不會出差錯。

沈溪這幾天稱病在家,基本沒見什麼人,但朝中卻因沈溪不在,形勢發生劇變,問題就在於謝遷沒有沈溪的支持,難以壓住朝中那些牛鬼蛇神。

謝遷這段時間都在忙著填補閹黨革職後留下的朝廷官缺,他覺得自己公正廉明,其實還是存有私心,他的想法就是啟用那些被罷官的老臣,這跟朝中受劉瑾拔擢的一批在職大臣的利益發生劇烈衝突。

謝遷被委命暫時打理吏部,但涉及六部官缺,需要皇帝禦批審核,以前走的是通政司、內閣、司禮監這條途徑,但如今司禮監掌印出現空缺,使得謝遷把奏疏呈送上去後,幾天都沒得到批複。

不是朱厚照不同意,而是他根本就沒看到奏疏。

朝廷在運轉上出現問題,導致重大事情無人做主,內閣始終隻是皇帝的顧問,無法自作主張,而司禮監沒了管事的掌印,也不敢隨便下朱批。

謝遷幾次找戴義問詢,想搞明白內閣呈送的奏本如何處置以及朱厚照批複情況,都沒得到具體答複。

這天謝遷再去司禮監質詢戴義,依然得不到答案,回到內閣後大發雷霆。

“……這朝廷,難道已完全陷入癱瘓狀態,連基本的官員任免都無法進行?除了之前陛下安排的六部部堂,剩下的官缺就這麼空著,不需要人來頂替麼?”

謝遷發火的時候,旁邊隻有楊廷和作陪。

內閣原本有四個人,但焦芳和劉宇如今都被革職,投閑置散,內閣所有事情都需要二人處置,不過好在沒多少事,反正司禮監無法行使審批權,內閣票擬呈遞上去也不會有結果,這讓謝遷對於票擬之事不那麼重視,幹脆撒手不管,一應事宜都讓楊廷和做主。

如此一來,楊廷和每天工作都得加班加點。

一層壓一層,謝遷仗著自己是首輔,朝廷股肱之臣,把所有事情都推到楊廷和身上。

楊廷和苦笑一下,勸說道:“謝閣老實在沒必要動怒,陛下或許是因為心有旁騖,才把朝中人事問題給擱置了……亦或者陛下另有想法,才置若罔聞,如今六部運轉正常,何必急於一時?”

謝遷生氣地道:“能不急嗎?說是要盡量減少閹黨謀逆的影響,但劉閹流毒怕是一時半會兒無法消除!內閣的事情,如今隻有老夫跟你處置,費盡心力卻沒有任何效果!自古以來,隻有昏君才會如此!”

這話說得太過激,楊廷和趕緊看看周圍,確定沒旁人聽到後才稍微鬆了口氣。

楊廷和苦笑道:“陛下之前不是已準允召梁學士回朝?估摸這幾日便會回來……再者六部事務,謝閣老應該謀求麵聖,親自跟陛下請示才對。”

“陛下可不那麼容易見到。”

謝遷打量楊廷和,聽出他話語中的一些不好的苗頭。

楊廷和目光中閃爍著一絲別樣意味,隨即低下頭,沉默不言。

謝遷大概聽出來了,其實這會兒要見朱厚照對他和楊廷和來說極其困難,無論是乾清宮拜見,又或者豹房請見,都不會有結果,可朝中有一人卻擁有隨時麵聖的權力,甚至在家養病皇帝都會主動前去探望。

“老夫實在不想見某人!”

謝遷不等楊廷和回應,直接說出一句。

楊廷和搖頭歎息:“謝老實在沒必要跟之厚置氣,他如今養病在家,多半不想跟謝閣老發生直接衝突……謝閣老跟他講和,此時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