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3 / 3)

謝遷看小擰子渾身抖,不由出言安慰:“你盡管放心,安化王謀逆之事一定會讓劉瑾吃不了兜著走……哦對了,這幾日陛下跟前可有生什麼事情?”

小擰子突然想到什麼,道:“倒是有件事,今日陛下對劉公公在書房內扇扇子很不滿……”

“哦?你且說來聽聽!”謝遷一臉好奇。

小擰子立即將劉瑾平時扇子不離身,今天又在朱厚照跟前扇扇子的事情說了。

謝遷聽到後,眉頭緊鎖:“這天氣可不涼快,他扇個扇子也不至於有罪……所以,陛下並沒有當麵沒指責他,而是私下牢騷?”

小擰子點點頭,同意了謝遷的說法。

謝遷再看著小擰子,道:“擰公公,你回去安心等候消息便可,安化王謀逆乃是打著清除閹黨的旗號,若此事為陛下所知,劉瑾豈能逃脫幹係?不過一切要等平叛結束,功臣凱旋回京後,才好揭……記住,有些事切不可操之過急!”

“您一直都說要忍耐忍耐……若沈尚書和楊巡撫不回京呢?”小擰子問道。

“不會的!”謝遷道,“就算劉瑾阻撓,陛下也定會讓這二位回朝,此乃劉瑾大限將至之時!”

……

……

沈溪所率人馬於六月十四從宣府出。

六月二十,兵馬過大同,六月二十六抵偏頭關。

偏頭關內簡單整頓,大軍於次日渡河,最終在七月初六抵達榆林衛,此時前麵戰場傳來消息,安化王叛亂已被平息。

從榆林衛到寧夏,本來費不了多少時日,差不多十天左右可到,但沈溪所率人馬一路急行軍而來,早已人困馬乏,沈溪沒有急著出兵往寧夏,而是先等地方上的奏報。

倒是楊一清那邊自行前往寧夏,不過以行進度來說,楊一清所轄人馬每日行軍要比沈溪部慢很多,以至於沈溪後先至。

因為楊一清沒到榆林衛來,所以沈溪暫時沒法與其取得聯係。

沈溪抵達榆林衛當晚,地方上用非常隆重的禮數歡迎。

雖然沈溪不是以三邊總製之身前來,卻有著帝師以及朝廷欽差的身份,再加上沈溪掛著兵部尚書、左都禦史銜,可說比當初任三邊總製時地位絲毫不弱,而且地方上很多是沈溪“舊部”,聽說老上司來,總歸是要表示一下。

因大明正德二年朝廷剛罷三邊總督之位,以至於現如今榆林衛的最高統帥是右僉都禦史、延綏巡撫黃珂。

卻說黃珂雖然也是朝廷派駐三邊負責治理屯田的官員,但此人並非閹黨成員,劉瑾倒台後曾做到南京工部尚書,也可說是錚臣。

聽說沈溪前來,黃珂不敢怠慢。

沈溪地位實在太過尊崇,乃是以從一品大員的身份督撫宣大,而黃珂則是以從三品撫延綏,彼此地位相差懸殊。

當晚,黃珂在延綏巡撫衙門為沈溪設宴,除了沈溪外,連自己衙門的屬官都沒邀請,更別說是延綏鎮的武將了。

本來沈溪帶了王陵之一道赴宴,這會兒也不得不讓王陵之在外等候。

“之厚遠道而來,在下沒什麼好東西,便以薄酒相待,也是為慶祝寧夏鎮順利平叛……”

黃珂是成化二十年進士,比沈溪更早做官,隻是他的晉升之路沒沈溪那麼順,他本來跟謝遷平輩論交,現在沈溪麵前,卻沒敢以長輩自居,便好像老友見麵,擺宴也是以家宴的形式。

沈溪道:“在下也是到榆林後,才聽說寧夏叛亂已平,賊已束手就擒,但也不敢有絲毫懈怠,兵馬依然會起行往寧夏,宣召地方,安撫民心。”

黃珂笑著點頭:“之厚身負皇命,這些都是題中應有之意。”

二人坐下來,黃珂親自為沈溪斟酒,道:“卻不知陛下如今身體是否康泰?”

沈溪驚訝地道:“在下並非自京師而來,從何得知陛下身體狀況?”

黃珂多少有些意外,顯然榆林衛這裏地處偏僻,基本是半封閉狀態,對於京師的消息所知不多,搖頭道:“本還以為之厚是從京師而來……”

這話說出口,沈溪有些別扭,心想,難道黃珂不知他是以宣大總督的身份出征寧夏鎮?還是說黃珂覺得他應該在出征前回朝麵聖?

374/2287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