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3 / 3)

“算算時間差不多了。”

沈溪計算了一下,道,“以我推算,最多兩個月大變就會生……這次夏糧入庫,我無從出手為百姓挽回損失,隻有劉瑾倒台才能想辦法彌補,宣府因地方稅賦減免,若是不靠這種方式,閹黨根本無法斂財……”

“張炎光這個人,倒有幾分本事,若他把心思用在正途,倒可成為一代能吏,可惜啊可惜!”

到最後,沈溪居然為一個不相幹的張文冕感慨起來。

因為宣府地方亂象,全都是由張文冕造成。張文冕利用庫存的軍糧作為調節手段,在夏收的關鍵時候放出來衝擊糧價,百姓大多都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掠奪財富,倒是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官府的不滿情緒。

……

……

京城,劉瑾已準備好奏疏,準備上奏宣府平息地方民亂的捷報。

就在這個時候,朱厚照手上拿到一份來自沈溪的上奏,沈溪將宣府地方上的情況如實呈報,通過小擰子之手,這份奏疏出現在朱厚照跟前,讓朱厚照從沈溪這裏了解到不一樣的宣大地方形勢。

小擰子見朱厚照看得入神,本不該插話,但他又怕朱厚照懷疑這份奏疏的真偽,於是道:“陛下,這是謝閣老讓奴婢呈奏陛下您的,說是沈尚書親筆所書,並非是通政使司衙門的謄本,奴婢不是很明白……”

朱厚照沒有抬頭,伸手打斷小擰子的話,道:“這的確是沈尚書親筆書寫,朕認得他的字跡,他的字跡想模仿,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小擰子這才放下心來,偷瞄朱厚照,想知道朱厚照看到這份奏疏之後是否有進一步的舉動。

朱厚照看完,神色越凝重,抬起頭來默默地看著窗外遠處,但其實是在想事情。

“說來稀奇,劉瑾跟沈尚書同時奏報地方民情,而沈尚書隻字未提民亂,甚至推斷說是劉公公故意在朕麵前虛報,一方麵是為阻止朕去宣府,另一方麵則是要陷害他……朕到底該信誰的?”

朱厚照在那兒小聲嘀咕,他這問題隻有小擰子能聽到,小擰子卻在遲疑要不要接茬。

最終,小擰子還是鼓足勇氣道:“陛下,以奴婢看來,沈尚書沒有欺瞞陛下的道理,他那麼正直,甚至不惜得罪陛下您奏報朝事,如此才被陛下貶斥配到宣府的啊!”

朱厚照斜著瞅了小擰子一眼,道:“嘿,你倒是敢說,是朕將他貶斥配的嗎?分明是沈尚書自己言語不當,這件事……朝中早有定論,你別說是劉公公找人在朕麵前攻擊他,這種事放在曆朝曆代,都是大不敬之罪,朕隻是讓他去宣大當總督,已算是法外開恩!”

任何時候,朱厚照都拒不認錯。

小擰子知道自己觸了正德皇帝的黴頭,趕緊道:“是……是……陛下,奴婢失言了!”

朱厚照道:“再者說了,沈先生也不是沒有欺瞞朕的理由,雖然朕認為他為人正直,但這次可是劉瑾說的,地方民亂全因他而起,他若能在短時間內把叛亂平息,再跟朕說地方上平安無事,不就能讓朕更信任他?”

小擰子心中完全不讚同,但他卻不敢出言頂撞,畢竟朱厚照現在已經進入思維的死胡同,拉不出來了。

小擰子問道:“奴婢不敢說誰對誰錯,但總歸沈尚書跟劉公公之中,有一人欺瞞了陛下……”

一句話,便把朱厚照帶回現實中來。

現在不是考慮沈溪是否會欺瞞聖聽,而是他要做出個選擇,到底是沈溪更可信,還是劉瑾更值得信賴。

“嗯,說得也有道理,朕必須要相信其中一個,他二人的矛盾,概因那日沈尚書在朕跟前攻擊劉瑾,而變得公開化,所有人都知道兩人的矛盾,若他們蓄意欺君,都有理由,那朕到底應該相信誰?”

朱厚照犯難了。

從情感上來說,他更願意相信劉瑾,但理智告訴他,劉瑾這個人並不可信,劉瑾可有過欺瞞他的先例,而且當時他也降罪處罰了。

就在此時,外麵人影晃動。

“什麼人?”朱厚照喝問。

隨即一名太監進到大廳,跪下後對朱厚照道:“陛下,劉公公在外求見。”

朱厚照一聽,頓時來氣了,嘟噥道:“真是稀罕,每次朕這邊得到什麼消息,他都能第一時間趕過來,看來他在朕跟前放了不少眼線啊!”

說到這裏,朱厚照打量小擰子,似乎懷疑小擰子就是內奸。

小擰子戰戰兢兢地問道:“陛下,那奴婢……是否先暫避?”

“你不用回避,就在旁邊侍候就行,朕不說這事兒!”朱厚照對那太監道,“出去通知劉瑾,讓他來見朕!”

“是,陛下!”

太監立即站了起來,告退後出去傳召劉瑾。

請記住本書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

374/2287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