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1 / 3)

劉瑾紅光滿麵,心裏猶自帶著一抹竊喜。&1t;/

之前貪墨朱厚照十萬兩銀子的事情已成為過去,連地方民亂都被他做成鐵案,欲望再度膨脹,這會兒他又給沈溪定了個“剿匪不力”的罪名,趁地方報捷,準備在朱厚照麵前好好彈劾一下沈溪。&1t;/

恰在此時,傳話的太監出來。&1t;/

這太監並沒有直接請劉瑾進去,而是湊到劉瑾耳邊說了一席話。&1t;/

劉瑾的臉色變了。&1t;/

“當真?”&1t;/

劉瑾打量那太監。&1t;/

這個告密的太監連連點頭:“劉公公在前,小人豈敢欺騙?陛下跟擰公公的確是如此說的。”&1t;/

劉瑾皺眉,心裏琢磨開了:“難道陛下跟前一直對咱家不利的人,就是小擰子?這狗東西,枉費咱家對他那麼信任!”&1t;/

朱厚照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邊埋伏無數劉瑾的眼線,或許這些人以前根本不是劉瑾的人,但劉瑾財大氣粗,再加上手頭權力急擴張後,很容易便可收買人心。&1t;/

劉瑾入內時,臉上增添幾分凶戾之色。&1t;/

好在朱厚照沒有當著那稟事太監的麵說太多,劉瑾尚不知朱厚照跟小擰子說話的具體內容,隻是引起他的懷疑罷了。等出現在朱厚照麵前,劉瑾馬上改換神色,仿佛之前什麼事情都沒生過。&1t;/

“陛下,可喜可賀。”&1t;/

劉瑾跪地請安後,站起來笑眯眯地說道,“宣府鎮剛傳來消息,地方民亂已平,亂民賊已就地正法!”&1t;/

劉瑾說這話前,已找張彩和孫聰詳細推演過,務求奏報中不會出現疏漏,尤其涉及民亂的百姓,一律奏報就地格殺,否則朱厚照追問起來,謊言容易揭穿。&1t;/

劉瑾知道,朱厚照對他不是沒有懷疑,務求要做到滴水不漏。&1t;/

朱厚照聽到這話,沒有劉瑾想像中的欣然,隻是不動聲色地問了一句:“平息了嗎?度倒是挺快的嘛。”&1t;/

因朱厚照反應不太對勁,劉瑾覺得其中必有蹊蹺,不由側頭瞥了小擰子一眼,斷定是這家夥暗中搞鬼。隨後,劉瑾道:“陛下,這次平息地方民亂,宣府鎮可說居功至偉,尤其是沈尚書和楊巡撫等人……”&1t;/

不得已之下,劉瑾隻能改變口風,怕繼續出言攻擊沈溪,會引起朱厚照的懷疑。以他的老謀深算,很快便想通這一層,臨時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在朱厚照跟前說沈溪的好話,減少對自己的懷疑。&1t;/

朱厚照歎息了一聲:“唉,這個結果朕早就料到了……沈尚書用兵如神,無論是東南沿海賊寇,還是草原上的韃子,再或者西南亂民,他都處置得遊刃有餘,現在地方上區區幾個亂民,能成什麼氣候?”&1t;/

劉瑾搖頭苦笑,以前他很尊敬朱厚照,但現在內心卻充滿不屑。&1t;/

憑什麼你可以吃香喝辣,恣意享受,而我就得到處奔波忙碌供養你?為你做奴做婢,供你使喚?&1t;/

欲望急膨脹後,劉瑾心態生變化,對朱厚照的態度不知不覺中也有些改變,這也是朱厚照跟他關係逐漸疏遠的原因。&1t;/

因為沈溪的關係,朱厚照總感覺劉瑾不可信任,怕威脅到自己的皇位。若非如此,朱厚照斷不會派小擰子和張永暗中調查。&1t;/

劉瑾惱怒不已,暗忖:“你這家夥吃我的,用我的,卻始終對姓沈的小子信任有加,若不是我機靈臨時改口,按照原定計劃攻擊姓沈的小子,豈非又要被你懷疑?你這皇帝根本就是冥頑不靈!”&1t;/

劉瑾雖腹誹不已,臉上卻顯得很恭敬,笑盈盈道:“陛下,老奴特地為您整理了此番平息地方民亂的有功之臣,請您禦覽……”&1t;/

說著,劉瑾便呈上奏疏,但他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剛剛才稱頌過沈溪的功勞,但他在功勞簿上卻提都沒提,但這會兒已來不及彌補,隻能把功勞簿呈遞上去,心中忐忑不安,開始琢磨對策。&1t;/

等朱厚照看過功勞簿後,果然現這個問題,皺眉問道:“為何不見提沈尚書?”&1t;/

劉瑾小心翼翼地道:“沈尚書的功勞,自然最大……至於具體如何,還得陛下您來定奪,老奴不敢做主……”&1t;/

“嗯。”&1t;/

朱厚照閉目沉思良久,終於點頭,“看來,沈尚書此戰居功至偉,那不如將他之前的過錯抵消……嗯,也就是功過相抵,讓他回朝繼續擔任兵部尚書!”&1t;/

劉瑾一聽,身體一個激靈。&1t;/

“這可如何使得?姓沈的小子在宣府就給我增添無數麻煩,若他回朝,我豈不是又要恢複以往那種小心翼翼過日子的光景?不行不行,一定不能讓那小子回朝。”&1t;/

如此一想,劉瑾立即嚷嚷起來:“陛下,不可,萬萬不可啊。”&1t;/

“為何?”&1t;/

朱厚照臉色不太好看,喝道,“朕要對沈尚書提出褒獎,正是你所提請,難道讓他回京不是最好的選擇?沒有沈尚書在朝,看看兵部都亂成什麼模樣了!”&1t;/

劉瑾為之無語,心說兵部很亂嗎?就算是亂,你又是如何得知的?還不是你憑空想象出來的!不過,他心裏雖這麼想,嘴上卻道:&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