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2章 深居簡出(2 / 3)

由於沈溪聲名遠播,就算跟大明一向保持友好的朝鮮,也怕大明突然找借口,派沈溪領兵將朝鮮納入版圖。

沈溪絲毫不管外麵的事情,在家娛妻弄子,完全不過問政務。

由於沈溪的情況極為敏感,兵部那邊沒有人前來煩他,好在邊關無戰事,軍事學堂也已步入正軌,不需要沈溪過問。

朱厚照那兒沒有任何消息,就像以前一樣,皇帝不問朝事,朝臣各幹各的事情。

劉瑾還是像以前那樣驕橫跋扈,六部和地方上的事務沒有任何變化。

這件事好像被人徹底遺忘一般。

可惜的是,朝中每個人都記得清清楚楚,就連朱厚照自己也沒有把這件事忘記,但這會兒朱厚照羞於見人,知道自己得罪了朝臣,對於舉行朝會沒有任何興趣。如此一來,劉瑾一手推動的王鑒之等跟與其有間隙的大臣被革職的事情,不得不暫時放下。

劉瑾非常惱火,沈溪這個心腹大患沒有離開朝堂,王鑒之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也還留在朝中繼續跟他作對。

謝遷經過這件事後,對司禮監更是嚴防死守,很多奏本進京後直接送往內閣,連通政使司都不經過。

謝遷到處找官員串聯,組織反劉聯盟,京城內局勢波詭雲譎,劉瑾雖想方設法除掉謝遷和沈溪,卻無從下手。

自從沈溪和朱厚照鬧翻,劉瑾也不再有資格麵聖,按照朱厚照的意思,劉瑾受群臣攻訐,未必無因,這段時間需要閉門思過。

但因朱厚照不問朝事,所以朝政還是牢牢地掌握在劉瑾手中,至於地方事務,則由內閣把控,內閣次輔焦芳也被謝遷架空,謝遷有什麼事情,都是去跟王鑒之商議,如此一來就連楊廷和、梁儲都有名無實。

這會兒謝遷學著劉瑾,事必躬親,把內閣大權死死地拽在自己手中。

與此同時,朱厚照在豹房過著晝夜顛倒的生活,朝廷處於雜亂無序的狀態。

……

……

沈溪留在府中不出門,轉眼十天過去了。

番邦使節被晾在會同館,胡璉雖然負責接待,但在很多事上沒有決定權。

三方使節最想見的人,自然是正德皇帝,但若是見不到皇帝,見見沈溪也是可以的,尤其是韃靼使節,他們希望挑唆沈溪跟朱厚照間的關係,要是沈溪被朱厚照疏遠,這對他們而言最有利。

不過這天沈溪終歸還是出門了,目的地不是衙門,而是惠娘處。

出門後,沈溪叫朱起先駕車在京城大街小巷轉上一圈,他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跟蹤自己。還沒過多久,沈溪就知道自己有多受關注了,馬車後人影幢幢,就算他到路旁茶樓喝茶,仍舊有許多眼線盯著。

“老爺,您現在正在風口浪尖上,外麵那些人一個個來者不善,況且還有對您仇視至深的韃靼人在京,要是尋到機會,他們肯定不會放棄包括行刺在內的那些個極端手段,以剔除你這個最大的對手……您還是先回府吧。”

朱起很擔心,怕沈溪出什麼意外,畢竟不管是閹黨,還是韃靼人,都巴不得沈溪早點兒死。

作為多年的老江湖,朱起對形勢判斷極為精準,憂心忡忡。

沈溪微微一笑,擺擺手道:“左右沒事,我今天要跟他們好好玩玩,看他們能跟我到幾時。”

沈溪神色輕鬆,並沒有把被人跟蹤看作是多麼嚴重的事情,甚至在他看來,自己不被人跟蹤才奇怪。

等他從茶樓出來,進入馬車車廂,朱起開始駕車帶著這些人穿街過巷,全部都是那種隻能容納一輛馬車通行的小道,而且岔路極多,這下子可把那些跟蹤的人給急壞了。

這些人根本就沒學過跟蹤技巧,麵對沈溪層出不窮的反跟蹤手段,這些人抓瞎了,原本跟蹤的有十幾人之多,被馬車帶著繞城轉了幾圈後,背後連一個眼線都沒有了。

“唉!看來你們還得多練練才是!”

麵對這樣的結果,沈溪臉上竟然有些失望,好像棋不逢對手,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到了東單牌樓北街靠裏的一條小街,沈溪快速下了馬車,讓朱起驅車返回沈家,然後隱身於一片茂密的樹林中。

沈溪相信這會兒那些細作都在跟蹤馬車,沒人會想到他半途下來,這也是他反跟蹤技術高明的地方。

等過了差不多一炷香時間,確定沒有人跟蹤後,沈溪才從樹林裏出來,邁步前往惠娘處。等到了宅門前,沈溪特別留意了一下,發現附近沒人,才推開門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