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道:“這位胡卿家一心為朝廷、為朕著想,實乃臣子楷模……諸位卿家,你們對此番戰事,又有何見地?若說得好,甚至對最後戰事有所幫助,朕會酌情進行提拔!”
這會兒朱厚照興致很高,隨隨便便一句話,就提拔了一個原來根本就不起眼的芝麻小官,立下自己的威嚴,讓他好好過一把大權在握的癮,他已經忍不住想多提拔幾個人。
之前那些兵部官員還謹守儒家中庸之道,不想隨便發表見地,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但現在看到胡璉連升數級後,兵部上下官員,還有那些學堂的學員,全都躍躍欲試,很快就有人站出來發言,就算所言有失偏頗,但至少都經過一番詳細思慮,說得頭頭是道。
朱厚照登基後少有直接過問朝事,此番他在軍事學堂的會議室問及宣府戰策,表現出來的聰明睿智和威嚴深沉,讓他第一次在朝廷中層官員心目中有了好印象。
除了胡璉外,旁人沒有直接升官的,不過被朱厚照開口嘉許的人不在少數。
就算說得不那麼合心意,朱厚照也沒開口斥責,相反都會指出話中的閃光點,讓人心生欽佩和感激。
等十幾人都出來說過後,朱厚照有些累了,此時已接近正午,不知不覺之間,朱厚照在軍事學堂已停留一上午,眾官員站在沙盤周圍,一個個口幹舌燥,也麵露疲倦之色。
沈溪道:“陛下,今日問事該暫告一段落了,不妨之後由微臣再行安排,找一些相對有見地的文臣武將,正式組成後方軍事指揮所?”
朱厚照點頭嘉許:“如此甚好,朕今日受益良多,不過也要考慮到朝事,眾位卿家過來也有段時間了,可能會耽誤手裏的公務,這樣的話今天參謀軍機便先結束吧,另外……傳朕的旨意,今日但凡過來的官員和軍中將領,按照官秩獎勵銀兩,當作朕的犒賞,將來若誰可在對韃靼之戰中有好的建言,朕必會再行賞賜!”
沈溪用讚賞的目光看著朱厚照。
在這個時候,朱厚照居然懂得以賞賜來收買人心,讓沈溪有一種“刮目相看”的感覺,他心想:“雖然想讓這小子即刻遠離吃喝玩樂很難,但總算是走出第一步,劉瑾離開京城算是個契機,或許可以讓他慢慢走回正道來!”
議事結束,兵部上下官員和學堂學生恭敬行禮後,各自告退。
朱厚照在沈溪、熊繡和何鑒的陪同之下,往軍事學堂大門而去,朱厚照顯得很興奮,拉著沈溪的手道:
“沈先生,今日朕在這裏議事,感覺良好,朕以為今後就算不探討軍情,也可以多進行幾次這樣的議事,說不定就能在下麵的官員中發現人才。”
“聖明莫過於,臣謹遵聖旨!”
沈溪弓腰行禮領命。
錢寧從門口進來,向朱厚照請示:“陛下,您的車駕已經準備好了,是否就此折返豹房?”
在臣子麵前,朱厚照把豹房當作一種禁忌,不想讓人知道自己長期住在宮外,覺得這有損君王威儀……這著實有點兒掩耳盜鈴的意思。當然,也有可能是朱厚照在宮外住得太久了,覺得應該換個環境,想了想擺擺手:“朕要回宮,你這就去安排沿途護駕吧!”
錢寧一怔,隨即看向沈溪,以為這位帝師說了什麼,才讓朱厚照改變心意回宮,但沈溪隻是微笑著看向他,錢寧下意識地避開沈溪的目光,向朱厚照深施一禮,然後便去安排了。
熊繡和何鑒作為朝中老臣,聽朱厚照說要回宮,心中倍感欣慰。
沈溪道:“不知陛下還有何交待?”
朱厚照腳步不停,拉著沈溪的手,邊走邊道:“該說的朕都說了,先生要在最短時間內將軍事指揮所建起來,最好別設在這裏,朕總覺得過來一趟有些麻煩,不如就將指揮所設在皇宮內苑如何?”
沈溪搖頭:“指揮所設在禁宮內,實有不妥,平時指揮所內當有人輪值,及時處置邊關緊急軍務……若陛下覺得建在此處不合適,或可調整到兵部衙門,陛下從乾清宮前去也方便些。”
朱厚照想了想,一撅嘴:“那還是設在這兒吧,朕不想走午門那邊……沈先生,朕要告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