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跟張懋算是老熟人,雖然以前見麵和溝通的機會不多,但互相間都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從沈溪出任東宮講官時,就不時跟張懋見麵。
但夏儒,沈溪尚是第一次見到。
隻見這夏儒年歲也就四十多,看起來相貌方正,一看就不是有野心之人。
或許是夏儒本身沒大的才學和地位,隻是因為家教好,女兒獲得張太後和皇帝的認可,才麻雀變鳳凰。
此時此刻,夏儒見到在儒林享有很大聲望的沈溪,顯得很恭謹。
相互見禮後,張懋直接問道:“之厚,為何這軍事學堂前院,不設大堂或者客廳?大小是個衙門,若來了客人,連個落腳說話的地方都沒有……你是不打算建,還是說來不及建?”
沈溪解釋道:“公爺,畢竟這裏辦學條件有限,僅能利用現在的建築格局規劃用場。好在學堂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場地都要盡量滿足教學需求,若有人來訪,可到側院敘話……今日公爺能來,蓬蓽生輝,公爺和國丈裏麵請!”
張懋釋然地點點頭,旁邊夏儒卻趕緊拱手:“不敢當,沈尚書請!”
作為新晉國丈,女兒沒進宮門,夏儒在當朝兵部尚書麵前適當體現出他的謹慎,還是有必要的。
無論沈溪年輕還是老邁,並不影響其在朝中的地位。
誰都知道沈溪三元及第的輝煌過往,也知道他是靠真本事上位,就算旁人非議沈溪年歲和蠱惑君王做事不當,也不能否認沈溪一步一個腳印才走到今天的位置。
三人一起前往側院,沈溪在路上大致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辦學思路。
幾人還沒等到辦公室坐下,又有知客前來奏稟:“尚書大人,謝閣老在外求見!”
張懋不由笑道:“哈哈,於喬也來了,國丈,正好帶你認識一下當今內閣首輔!”
夏儒雖然貴為國丈,但他在朝中不認識什麼人,作為新任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由張懋進行引薦,成為他跟朝臣結識的最好途徑。
……
……
謝遷當天先去內閣,看過奏本,知道宣府那邊沒什麼新消息傳來,便催促沈溪趕緊派兵出征。
沈溪於前日朝會上跟朱厚照提出,要以兵馬“誘敵深入”,之後便沒了下文,謝遷生怕沈溪暗中胡來,隻好先一步找沈溪說事。
另外,謝遷還想看看沈溪開辦的軍事學堂到底什麼樣子。
謝遷見到沈溪,才知道張懋和夏儒也來了。
謝遷跟夏儒素未謀麵,當知道眼前這位相貌忠厚的文士乃是新晉國丈,就算他年長些,也需要上前行禮。
這讓夏儒很不好意思。
張懋笑道:“於喬,可真是趕巧,我和夏國丈剛過來,沒等坐下,你就來了……莫非你也是來看看這軍事學堂到底怎生模樣?”
謝遷本想提出兵之事,但見張懋和夏儒在,很多事他不方便說,當即點頭:“正是正是。”
“哈哈!”
張懋爽朗一笑,“那還不進內敘話?我這邊正想知道軍事學堂如何個辦法……本以為陛下會親臨,誰知到底還是沒來……”言語間不無遺憾。
幾人一起往內走,兩個老家夥外加一個中年國丈,沈溪年紀輕輕就像個後輩,尤其張懋跟謝遷是老相識,一見麵就說個沒完,自然沒沈溪什麼事。
辦公室內,幾人落座,謝遷對沈溪一擺手:“之厚,你有事的話,先去忙吧,這裏交給老夫便可!”
沈溪暗忖:“你謝老兒真是自來熟,這裏到底是誰的地盤?怎麼說得好像到了你家後院一樣?”
王守仁察言觀色,看出沈溪不太想跟眼前幾人交流,行禮道:“沈尚書,學堂那邊已準備好了,是否要開課?”
張懋站起身:“什麼?這就要開課了?是否太過倉促了些?哈哈,不過既然要開課,我們過去看看可好?”
似乎是覺得有些喧賓奪主,張懋又打量謝遷,問道,“於喬,你認為呢?”
謝遷看了沈溪一眼,這才道:“軍事學堂剛籌備,什麼都不完善,讓沈之厚去操持便是,公爺還是坐下來,我有要緊事跟你商議!”
沈溪聽這話,似乎謝遷在某些事上有意要回避他一樣,他非常識相,拱手道:“既如此,那在下先去學堂,之後再來招待幾位!”
“去吧!”
謝遷一擺手,顯得頗不耐煩。
沈溪笑著搖搖頭,他早就習慣謝遷的臭脾氣,與王守仁出來,王守仁問道:“沈尚書,學堂內連個先生都沒有,難道未來講習之事需由沈尚書親自來做?”
“慢慢來吧!”
沈溪則顯得無所謂,“萬事開頭難,先把硬件設施弄好,再想師資力量等軟件……哦,其實我是說,隻要有了學堂,有了學生,先生好找,便是伯安兄也可出任這學堂的先生,將來希望伯安兄多多幫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