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麵城牆,沈溪設下十六個主要防禦點,每邊城牆都有四處,一旦城牆失守,就要出藍色煙火通知。
城外韃靼兵馬之所以進展順利,在於前方明軍官兵,此時全部躲進塹壕間隱蔽的藏兵洞。一旦現信號,埋伏的人馬就會行動起來,將韃靼人後續兵馬阻斷,先用地雷以及震天雷起突襲,再用弓箭和火銃進行浪射,令韃靼人尾不能相顧。
同時,由於敵我混雜在一起,進攻中的韃靼軍隊占據多數,對方的火炮沒辦法再威,相反明軍則五所顧忌,隻要向暴露在火光中的韃靼人射擊即可。
自戰事開啟到現在,已經有三個時辰,小小的土木堡處處都是火光,沈溪所能感覺到,到處都有韃靼兵馬,如果不是城中士兵並無撤退的路途,恐怕這會兒很多人已當了逃兵。
“啊……”
就在沈溪略微失神時,他身旁一名護衛兵被流矢射中,箭矢直接射進他的脖頸中,人直接倒了下去。
隨即盾牌陣將小小的缺口堵上,連盾牌兵心頭都帶著震撼,畢竟死的人就生在他們身邊,在他們親眼目睹之下殞命。
韃靼兵馬從城南方向動幾輪進攻,察覺到明軍的火炮攻勢相當猛烈後,選擇暫時撤兵。
之前的戰事異常慘烈,殺進城裏的四百多韃靼騎兵先是遭遇陷阱和絆馬索,後來又經受排槍洗禮,等跳下坑道時又踩上鐵蒺藜,最終悉數斃命。
城南是土木堡防禦的薄弱環節,沈溪上城頭,正是為了在兵馬不足的情況下振奮軍心士氣。
有沈溪在,明軍奮勇殺敵,沒有一名士兵退縮,正因為如此,加上四百火銃兵援軍,總數僅為一千兵馬,外加二十多門火炮,就成功阻擋韃靼四五千兵馬攻勢。
“大人,賊軍撤去了!”
斥候將消息帶給沈溪,但這一切其實沈溪通過望遠鏡已經看得清清楚楚。
城塞外火光遍地,同時為了嚇阻敵軍,不時有埋藏的地雷被引爆,爆出更耀眼的光芒,所以掌握敵軍動向對沈溪來說並不存在困難。
沈溪沉聲吩咐:“繼續堅守,本官現在帶人去城北!”
之前城北方向奏報有雲梯攻城,但那時是城南最危急的時候,他不得不留下來防守,如今城南戰事暫且結束,他就要馬不停蹄帶著火銃兵去城北,繼續指揮新一輪戰事。
沈溪快步往城北而去,走的是城中的坑道,這些坑道的格局可以說完全熟記在他腦海中。
“大人,城西韃子有飛騎殺入城內!”
沈溪還沒走出幾步,便聽到劇烈的馬蹄聲傳來,韃靼人的騎兵通過狹窄的過道來到城池下後,先整隊集結,然後再從剛剛用衝撞車破開的西城門,攻入土木堡內。
沈溪厲聲喝道:“韃子騎兵不多,不用慌張,各城頭不得鬆懈,繼續開炮!”
這會兒沈溪要把一個個命令傳遞到四麵城牆,至少需要一刻鍾時間,這樣的傳令效率顯然不高,畢竟用煙火隻能傳達一些簡單的進攻和防禦命令,都是約定俗成,臨時要更改來不及。
“真是晦氣!”
沈溪一邊在往城北方向趕,一邊小心觀察,不要正麵遭遇到那些殺入城中,如同無頭蒼蠅亂躥的韃靼騎兵。
畢竟城外的防禦工事抵擋了大批騎兵的進攻步伐,殺到城塞內的韃靼騎兵,麵對四麵八方的陷阱和坑道,根本就無法形成太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