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老戰法,韃子衝進塹壕,舉起盾牌和長刀,分成左右兩翼向前逼近,不管死再多人,依然是向前,向前,再向前。
明軍布置在前線的人數,畢竟遠遠少於衝鋒的韃子軍隊,而且明軍有意識地保存實力,且戰且退,韃子終於利用人海戰術,順利逼近到了土木堡城池下方。
如今已經是子夜時分,亦思馬因聽聞前方急報,不由暗自鬆了口氣,隻要順利越過城外這八道塹壕,那麼明軍作為屏障的防禦工事便失去作用,下一步隻需要攻進城裏,那麼明軍的覆沒將會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嗚嗚——”
蒼涼的號角聲中,土木堡城內城外火光處處,不管怎麼看,守軍似乎都沒有能力再支撐下去了。
甚至在這漆黑的夜晚,都能見到土木堡城牆下方升起的濃煙,亦思馬因不知道那著火點是如何燒起來的,城牆上似乎在向城下射燃火的箭矢。
“不對,難道城牆下方埋藏有大量火藥,不然為何明軍會如此做?”
亦思馬因感覺背心涼,他對於土木堡內貯藏的火藥數量沒有個清楚的認知,連城中具體的兵馬數量也隻是猜測。
有輕騎快而來,沒有下馬便直接奏報:“國師,城南被敵軍反撲,城門得而複失,殺入城中的四百多騎,無法突出重圍,請國師派兵馬增援!”
仗打到現在,差不多兩個多時辰過去,韃靼人賴以縱橫天下的蒙古騎兵由始至終都沒有揮作用。
明軍在城外的防禦陣地,嚴重影響了騎兵的揮,韃靼人幾乎是用血肉之軀在推進,等察覺明軍似乎有意識地放棄陣地後,各路韃靼人馬怕麻煩,見明軍不再抵抗,幹脆放棄逐段逐段戰壕的奪取,而是直接用沙袋和原木填出一條道路來,又或者是用木板和梯子搭設橋梁,渡過塹壕。
但逼近城池下方後韃靼人現,即便隻有眼前隻有破敗不堪的城牆,他們還是無法做到一擊而下,因為韃靼兵馬隻能從填平或者是由木板和梯子搭建的狹窄通道通過,不能形成規模效應,更類似於添油戰術,很多時候前方兵馬已經殺到城下,後續部隊相隔還有一兩裏。
……
……
土木堡內,沈溪正在城南城頭指揮戰鬥,他身邊是厚厚的盾牌陣,韃靼人的箭矢不停從頭頂和身邊飛過,即便將士們都感覺中軍主帥的位置太過危險,強烈要求沈溪退到城牆下方躲避,但他依然咬牙堅持在一線。
“大人,韃子在城北用雲梯攻城!”
“沈大人,城西有韃子殺入城門,已被我軍排槍擊退!”
“大人,城東韃子弓箭太多,我軍炮火受到壓製……”
沈溪作為防守一方,又是遭遇四麵攻城的狀態,同時要應對不同方向得到的不同訊息而做出臨場反應,如果有任何一環做得不夠準確,那這一戰明軍很可能就會全軍覆沒。
根據不同的信息,沈溪處理的關鍵在於控製節奏。麵對韃靼人不計損耗地進攻,為了保存實力,他不得不命令官兵暫時放棄城塞外圍防禦,將韃靼人吸引到更靠近城池的地方,如此一來,就算他手裏隻有八千人馬,但有防禦工事和火器加持,也能給對方創造出數萬兵馬的損失。
“火炮繼續轟擊,無論炸到多少人,先穩住城牆防禦,一旦某段城牆失守,又或者韃靼人大批攻入城中,官兵立即從城牆上撤回城內陣地,同時射藍色煙火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