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為(3 / 3)

張延齡此時有了氣勢,理直氣壯地道:“要說錯,也有錯,錯就錯在韃靼人犯邊,京師戒嚴給我們帶來了便利,我們隻是利用規則行事。現在京師戒嚴尚未解除,我兄弟二人仍舊可以繼續賺銀子。”

“如果那些人把事情捅到皇上那裏,皇上一定會考慮到我們兄弟的辛苦,不會追究,即便追究我們也能拿出銀子來獻給皇上,充作軍費或者犒賞,皇上高興還來不及,哪裏會責罰我們?”

“現在皇上身體不好,連姐姐也剛生產完,身子骨不濟,朝廷能指望劉老頭、李痔瘡那些老匹夫來打理?京師戒嚴,對皇上來說是無比英明的決定,我們一定要力挺!”

張鶴齡怒道:“你……你怎麼還主張戒嚴?西北戰事已經結束了!”

“根本沒有結束!”

張延齡不以為意地說道,“兄長,既如此,那有些事我也不隱瞞你了……其實沈溪那小子曾多次上奏朝廷,在宣府遭遇韃靼人的主力,還有監軍張永,他也曾過幾封密報,稱在土木堡與韃子生激戰,獲得殲敵四千的佳績!”

“兩人的軍報都被我想辦法扣了下來,信使也想辦法打了……我主要是覺得,這事情太不靠譜了,京營兵是什麼貨色,沈溪又帶了多少人馬,靠那群烏合之眾,怎麼可能殲滅四千韃子軍隊?肯定是撒謊了!”

“為了核實事情的真相,我派京營兵馬去查過,可惜回來報告的人不多,都說在出居庸關後不久,就遭遇韃子遊騎襲擊,不得不狼狽逃回關來。因此我判斷,沈溪和張永雖然有虛報的成分,但宣府如今的確不太平。”

“按照我的估量,宣府起碼有數千到數萬韃靼兵馬不等,這些人目前就在京城眼皮底下,隨時可能進犯京畿。”

“頭幾天,太子曾在皇上麵前進言此事,皇上無比窩火,此時正值劉大夏那老匹夫宣揚的寧夏大捷沸反盈天,若旁人不提此事,京師戒嚴解除後,韃靼騎兵隨時會長驅直入,犯我京師,若城門失守,那我們兄弟豈不成了大明的罪人?”

張鶴齡大驚失色,問道:“什麼,你私自扣下了沈溪和張永上奏朝廷的軍報?如果被陛下得知,那該如何是好?”

張延齡冷笑不已:“把守四門的都是我們的心腹,那些信使也都妥善解決掉了,信件也被我燒掉了,此事並無他人知曉。其實剛開始我是希望沈溪那小子在西北死無葬身之地,可現在再一想,宣府安危涉及我大明安危,還是如實奏稟陛下好。”

“不過,我們最好還是假借別人之口來說,我們隻主張京師繼續戒嚴,這樣既有利於朝堂的穩定,又能讓我們兄弟多賺銀子,撈取足夠的政治資本。”

“即便如今皇上不需要銀子,可太子登基以後呢?做什麼事情不需要錢?我們隻管做該做之事,何樂而不為?”

聽了張延齡的話,張鶴齡一陣沉默,反複斟酌事情的可行性,最後無奈地點頭。

*************

ps:第一更到!

哎呀,冬天早上實在爬不起來,每天第一更都這麼晚,抱歉啊!不過請大家放心,今天天子依然會小小的爆,讓大家看爽!

求訂閱!求月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