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3 / 3)

劉大夏幾乎被亦思馬因牽著鼻子走,等他趕到寧武關發現沒有韃靼人主力,又錯誤估計寧夏衛周遭的形勢,以為韃靼人的中軍是在寧夏衛和甘肅鎮左近,以至於南轅北轍,劉大夏親率主力西進,再次拉開與亦思馬因所率韃靼兵馬的距離。

“兵不血刃,一戰功成!”

懷安衛城在遭到攻擊之前,城內的大明守軍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麵對的是四萬來勢洶洶的韃靼主力,還以為麵對的隻是韃靼人不知道從哪個山穀混進來的散兵遊勇,連求救信號都沒發出,便被四麵圍城。

九月十八,上午,懷安衛城攻防戰開始。盡管城中守軍拚死抵抗,但依然難擋四萬韃靼兵馬的攻城。

韃靼人有備而戰,攻城器械準備得很充分,其中大多數都來自榆林衛城的大明軍隊,甚至韃靼人還從榆林城搶掠了一百門大明鑄造的佛郎機炮,用佛郎機炮來協助攻城。

雖然佛郎機炮在攻城上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有了這種殺傷力巨大的新式火器助陣,懷安衛城連最後的希望隨之破滅。

九月十九,清晨,在經曆一天一夜血戰後,城塞淪陷,隨後韃靼人展開了血腥的屠殺,僅僅半天時間城內便不存任何活口。

亦思馬為了防備所部東進的消息外泄,下令屠城,城中無論軍民,一律格殺,血流成河。

亦思馬因也在眾韃靼將士的歡呼聲中,騎著高頭大馬,率領親衛和主要部將進城,驗收勝利果實。

懷安衛城,衛指揮使司衙門。

亦思馬因站在衙門大堂匾額下,“精忠威武”的匾額垂落在地,亦思馬因身前,是剛剛結束殺戮過來複命的萬戶和千戶。

衙門大堂上鴉雀無聲。

亦思馬因正在翻閱桌案上的公文,這些公文全都是大明來往的戰報和軍事機密,亦思馬因認識漢字,而且自認精通中原文化,在攻破城塞後,他自然想知道大明接下來的軍事動向,並因此對自己的計劃作出微調。

“國師,城池內所有人畜皆不留活口,所斬一萬九千二百首級,均已陳列在外,請您示下!”

衙門大堂外,走進來一名披著紅色披風,眉目間顯得有些粗獷的韃靼女將。

韃靼部族中,素來信奉力量,女性在草原上的地位很低,一向被男子視為財貨,甚至可以出售。

但是這位女將,卻沒人敢不服,因為她不但有勇有謀,之前幾年的韃靼內戰中,多番為達延汗立下汗馬功勞,正是沈溪認識的火綾。

火綾是達延部唯一的女千戶,若非她是女子,達延汗巴圖蒙克甚至有封她為萬戶的打算,而火綾一直跟隨亦思馬因身邊,亦思馬因是火綾的族長,火綾曾兩次跟隨亦思馬因出使大明,對大明的文化有很深的了解。

亦思馬因抬起頭來,手上拿著的是一份緊急公文,他未予置評,隻是打量火綾。

僅僅在這懷安衛城便殺了近兩萬人,其中隻有五分之一是大明官兵,其餘大部分是軍戶家屬和屯田百姓。

亦思馬因微微點頭,對火綾的表現非常滿意,用草原語道:“昨夜城破,諸位功不可沒,本該休兵兩日再進兵,但如今形勢有變,不得不馬上出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