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奇怪的是,更多的時候朱厚照卻拿著筆在那兒發呆。
在許多大臣眼裏,若是讓朱厚照背四書中那一段哪一篇,湊合著應該能背上來,至於默寫,多少有些困難,再加上是臨時出題,節選章節來默,太子似乎就下筆無力了!
朱厚照寫寫停停,不時看看周圍的人,然後繼續下筆……一看就是沒多少自信,連他老爹弘治皇帝看了也不由直皺眉頭。
學了這麼多年,背默個四書還這麼費力?
不想想你的講官沈溪,人家在比你大一歲時就已能做八股文章過縣試,難道我皇兒連個臣子都不如嗎?
以前朱祐樘覺得兒子學什麼東西都很快,聰慧無比,就算有點兒小淘氣,可誰家孩子能一點壞毛病都沒有?
有比較才知道有差距!
別的不說,殿中就站著一位,如今才十四歲,人家已經中狀元位列朝班,才學、見識、能力有目共睹,論學識跟鴻儒也有得一拚。
人比人,氣死人!
皇帝也有羞惱的時候,為什麼那是“別人家的孩子”?
劉健每說一段,便讓朱厚照接下麵一段,隨即問知否有默完?朱厚照總顯得遲鈍,要等催促兩三次後,才會將段落默寫好,雖然大臣們沒有看清楚朱厚照默寫的具體情況,但料想結果不會太好。
旁邊諸位東宮講官的臉色已經不好看了,唯獨沈溪,滿意地點了點頭。
等劉健把所有出的題目說完,朱厚照慢悠悠地放下筆,第一場考核就這麼結束了……此時朱厚照與沈溪交換了個眼神,熊孩子臉上露出些微令人難以察覺的狡猾笑容。
這是沈溪早前教給他的應試方略。
就算是對考試內容深悉於心,也不能高興得手舞足蹈,讓人以為考官出的題目不過於此……正確的應對方式是要竭力表現得非常為難,至於如何表現,就是拿著筆,不時在那兒傻愣愣地作思考狀,半晌之後再動筆作答。
朱厚照並不理解為何沈溪要讓他如此做,沈溪的解釋簡單直白,你要想通過這次考核,就得這麼做。
考試內容通常是由簡到繁,剛開始的考察最是淺顯,你前頭答得越順利,越會讓你老爹以為你掌握得好,對你的期望值愈高,後麵的考題,尤其是涉及到策問部分,直接給你出一些讓你張大嘴連一個字都回答不上來的那種,你就等著吃癟吧!
相反,若是你開頭就回答得甚為勉強,你老爹一看,我皇兒才學也就如此,給他出點簡單的題目別讓他出糗,湊合著對付過去就行了,那後麵的考試內容自然就會簡單許多。如此一來,若是你能回答正確的話,皇帝反而會有些小驚喜,對你的賞賜也會更多。
朱厚照就算有一點小聰明,也沒到跟皇帝和大臣們玩腦子鬥心眼兒的地步。
他想的是,隻要考核順利,就能跟沈溪出宮去玩,那沈溪說什麼,他隻要照做就行了。不就是在考場上裝孫子嗎?小爺別的不會,演戲那是一等一的好,我就裝作不會,看你們把我怎麼著!
演著演著,連朱厚照自己都快信以為真了,要不是後麵加快了默寫速度,恐怕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考核。
等第一場考試結束,張皇後那邊已經緊張得把衣襟都快要攥破了,又趕緊趁著考試空暇給自己的丈夫使眼色……
不行,不能再以這個節奏考下去了!
在張皇後眼中,兒子肯定是有本事的,隻是今天陣仗太大,讓兒子不自覺怯場了,本來會的也忘了,要是再給兒子出難題,那兒子就要丟臉,連帶著皇帝也會臉上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