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核(上)(1 / 3)

午朝結束,弘治皇帝朱佑樘直接到坤寧宮與張皇後共進午餐,下午申時剛過,兩口子便起駕前往文華殿。●⌒,

這次考核非常隆重,出席人等除了朱祐樘和張皇後夫妻外,所有八名東宮講官齊聚,又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劉健為主考官,李東陽和謝遷為同考官,另外四位監考官和閱卷官分別是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王鏊、詹事府詹事兼翰林學士吳寬、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講學士焦芳、禮部右侍郎掌國子監祭酒謝鐸。

除此之外,尚有英國公張懋、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伯張延齡,六部尚書、左都禦史和通政司通政使作為旁聽。

這個陣容拿出來考殿試都綽綽有餘了,卻用來考核時年不過九歲的熊孩子朱厚照,等朱厚照耷拉著腦袋到了大殿,稍稍抬頭便見到一群神情肅穆跟“至聖先師像”一般的考官,頓時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

朱厚照趕緊從人堆裏找尋熟悉的身影。

王鏊和吳寬屬於較為熟悉的那種,都曾做過他的東宮講官,但要說最熟悉和感到親切的還要數站在東宮講官隊伍末位的沈溪,可惜此時沈溪在這些大臣麵前沒有一點兒氣勢,除了向他微微點頭以示鼓勵外,再沒有辦法幫到他。

主考官劉健作為兩代太子講官,以天子之師的身份入內閣擔任首輔,朝廷上下人人敬重,如今由他來主持考核朱厚照,再合適不過。

等劉健走出來到講案之前時,朱厚照硬著頭皮上去見禮。

朱厚照嘴裏嘟囔了一句,沈溪雖然沒聽清楚,但從其嘴型看,大概意思是……這老家夥怎麼還不死?

考核分為筆答題和口答題,先筆試,再策問對答,筆試由主考官、同考官出題,監考和閱卷官負責批卷,先考後批。

至於策問則是由弘治皇帝朱佑樘親自出題。

沈溪心想:“連正式程度也直追殿試,這是準備讓熊孩子感受一下科舉考試的氛圍?”

“陛下,可以開始了。”

劉健先誦讀一段對至聖先師的敬仰之詞,這是作為經筵的慣用開場,之後才向朱祐樘作出請示。

朱祐樘對劉健很尊敬,點頭道:“勞煩先生。”

劉健嚴肅地將他準備好的卷宗打開,裏麵記錄著他所準備的考題,在場之人也想看看,到底太子太傅能準備出如何精妙的考題,可等劉健將題目宣讀出來,不由令人大跌眼鏡……默寫部分四書經卷!

這就好像擺出一場無比浩大的陣勢,說是要進行真槍實彈的軍事演習,最後才知道原來是要用大炮來轟蚊子,大明朝陣容最為龐大,彙聚了舉國精粹的儒學方家、朝廷重臣,就是過來陪小太子默書,想想便覺得有些荒誕不經。

但誰叫這是皇家事?

皇家無小事,太子的學業關乎到大明朝未來的榮辱興衰,就算是站在旁邊監督太子默書,也要站得挺直如青鬆,要讓皇帝知道,我們是對太子滿懷關切、對大明朝負責任的忠臣義士,我們不但會教八股文章治國偉略,同時會以實際行動教導太子,讓他明白水滴石穿、繩鋸木斷方為讀書之真理。

要說朱厚照跟普通人家的孩子到底不同,若平常稚童見到這麼多官員,因為怯場根本不能靜下心來好好作答,但他是誰?皇帝是他老子,沒有兄弟姐妹,整個大明朝的名士都圍繞他這個太子轉,就算最初覺得適應不了,等把筆拿起來以後,他已經到了渾然忘我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