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1 / 3)

沈溪跟祝枝山見麵是頭發生的事,翌日就傳到謝鐸耳中,這明謝鐸並非閉目塞聽,他是隱居避世,但對於外麵事情知道得不少。¤,

沈溪留意到,雖然謝鐸的兩進院子看起來簡陋,但實則占地麵積比之三進四進院子還要大許多,除了幾塊苗圃用地外,後院還有個半畝大的湖泊,長滿荷葉的湖邊有個亭子,亭子中間是一個石台,周邊布置了幾根凳子,看起來精巧雅致。

石台上擺放著個茶托,茶托裏放著茶壺和茶杯,明謝鐸經常在這裏會客。這一切足以證明:謝鐸隻是不見生客,他的學生和至交好友肯定往來頻繁,但由於保密工作做得好,才令外界覺得他什麼人都不見。

既然謝鐸主動提出來,沈溪不敢隱瞞,行禮道:“是學生魯莽,得罪了祝先生。”

謝鐸輕輕一歎:“希哲這兩年,曾到府上投過幾次名帖。他恨不得即刻就能中進士,可古來這樣自以為懷才不遇的人還少嗎?就柳三變,才華再好,子善其詞,可最後如何?終歸靜不下心來潛心科舉……昨日你的作法,簡單有效,猶如洪鍾大呂,想必能讓他猛醒吧。”

這些事你是從何處聽來的?

沈溪很想問這麼一句,但也知道,要真問出來未免有些冒昧。謝鐸既知他對付祝枝山的那一套,估摸著連蘇通收受士子好處前來拜見的事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沈溪本以為謝鐸讓他到後院看藥草隻是借口,但未料後院的苗圃麵積更大,種植的草藥更多。

謝鐸對於自己的勞動成果很高興,是藥三分毒,一般來種草藥的周圍連蔓草都難以生長,更別是把不同的藥草種到一塊兒去了。謝鐸看起來是把草藥種在苗圃裏,但苗圃裏的土跟院子的土顏色不同,分明是從別處運來。然後用木板分隔開,一個苗圃,如同分隔成一段段梯田。

謝鐸為了種植藥草,花費的心思不少。

謝鐸一心隻讀聖賢書,隔絕於世俗之外,可六年前考察閩浙和兩廣災情時,見到百姓有病卻無藥可醫,隻能用一些荒誕的治病之法,求神問卜,錢花光了就吃觀音土果腹。令他感覺民生疾苦,回來後便在家裏種植草藥,但沒什麼經驗,花了幾年時間摸索才有如今的成果。

“沈溪,你是醫藥世家出身,卻不知你是否懂得種植草藥?有些藥,於應府之地難以成活,我就算在這裏種得再好,換到別處……卻無法存活。”

謝鐸栽種草藥的主要目的。是想培育種子,把種子送到各地栽種,就如同農學家一樣。

沈溪點頭,中藥所用藥材。產地來自大江南北,需要的溫度和空氣濕度、土壤鹽堿性各不相同,想在一地內種遍所有草藥是不現實的。沈溪雖然浸淫藥材多年,知道草藥的大致習性。可具體怎麼種植,他也不太清楚。

但沈溪對於中藥的理解,顯然高於半路出家而且因為消息閉塞無法獲取有益信息的謝鐸。

沈溪跟謝鐸講解一番。謝鐸不住點頭,受益匪淺。

三人行必有我師,沈溪隻是個十二歲的稚子,但謝鐸也是不恥下問,可見謝鐸此人不像外界所傳的那麼食古不化,生人勿進。

過了一個多時辰,謝鐸突然想起:“倒將書房裏的客人給遺忘了。”

沈溪知道這是送客的潛台詞,連忙道:“學生也該告辭了。”

謝鐸哈哈一笑:“別當老朽是趕客,其實也是年老體衰,出來這一會兒就感覺腿腳支撐不住了,等你從京師返鄉時,一定要再來坐坐。或者那時,你已高中進士了吧……”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