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3 / 3)

這次與祝枝山會麵,根本不是巧遇。而是對方有意過來,想尋機會托請沈溪和蘇通,讓他跟隨拜訪謝鐸一麵。

或者是祝枝山心裏有所不甘,他這樣一個聞名江南的大才子,詩賦文章樣樣精通,連收的弟子也都是大才子,偏偏他兩次會試不第,他想知道自己到底哪裏不行。

而作為曾經的南京國子監祭酒,又是下公認的學問大家,謝鐸肯定能給他一番點撥。

別人去求見謝鐸是為名,而他求見,純粹是求教。

能結識祝枝山這位江南大才子,沈溪覺得非常榮幸,雖然沈溪最想見到的是唐伯虎,可祝枝山名氣一點兒也不弱。

祝枝山的書法,名動海內,其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並從歐、虞而直追“二王”。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風骨爛熳。其代表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所書“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皆為後世價值連城的傳世墨寶。

盡管有這麼顯赫的資曆,可不知怎麼的,沈溪見到祝枝山後,很自然就想起某人衣衫一解,跳下河去……

“既然祝公子願意一同參詳文章,那請坐吧。”沈溪作出請的手勢。

蘇通心裏滿是疑問,把沈溪拉到一邊,問道:“沈老弟,這人你認識?”

沈溪一時不好解釋,簡單提道:“江南名士。”

蘇通沒太當回事,這江南之地,別的不多,名士比身上的虱子還多,是不是個學問人就敢自稱名士。

蘇通沒太當真,當即坐了下來。

題目是蘇通出的,寫拜帖,可他不敢以先生自居,隻好自己也拿起毛筆來寫,一篇拜帖其實用不了多少字,最多寫個百餘字,已算不少。把自己的身份、來曆,還有拜訪的目的一,加上一些恭維話,落款,洋洋灑灑百餘字,就算完成。

在場士子寫拜帖多了,大多都是空話套話,寫不出個花來,一個個相繼落筆,每人對於自己的文章都很滿意。

卻見旁邊那位祝大才子,卻根本不是來寫拜帖的,簡直是來寫經緯地論下的錦繡文章。

祝枝山一開始寫,就有些刹不住車了。

“嗟乎”“哀哉”,竟是這種做文章的詞,眾人都停筆,隻有祝枝山還在那兒寫。

眾人臉色都有些尷尬。

要跟大才子一起做文章,也算是一種榮幸吧,可今這位大才子卻是他們的競爭對手,還不能出言恭維。

之前那些跟蘇通商量好私下送禮的人,本來信心十足,可此時心裏卻犯起了嘀咕,若蘇公子一會兒沒法下台,非要選祝枝山,我就算送再多禮也沒用啊。

終於,祝枝山在寫了四百多字後,停了下來,先通讀一遍,臉上帶著幾分得意,這才把他的“答卷”交了過來。

蘇通連看都懶得看,把祝枝山的文章往旁邊一推,拿起兩篇文章道:“在下認為,還是這兩篇好。”

在場的人,絲毫不介意到底選的是誰的文章,此時他們隻知道祝枝山的文章落選了,這就是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祝枝山臉色頓時變得鐵青:“閣下,你且,在下的拜帖哪裏寫的不好?”

************

ps:第一更送上!

哈哈,祝枝山出來了,唐伯虎還會遠嗎?今子依然會爆發,請大家訂閱、月票、打賞和推薦票鼓勵哦!(未完待續。)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