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2 / 3)

在謝鐸賦閑這幾年裏,每年都有大臣向弘治皇帝舉薦謝鐸,請他重新出山為國效力。

沈溪剛到南京就打聽了一下,謝鐸雖然告老還鄉,照理應該在太平桃溪老家,但為了收集各種書籍,他經常逗留南京,有時候一住就是幾個月。

謝鐸於弘治五年以欽差的身份與沈溪見麵,如今轉眼六年過去了。

而今的謝鐸仍舊賦閑,平日沒事就整理鄉邦文獻,又或者四處收集整理圖書典籍,並以此為樂。

平日甚少有人前往謝鐸在南京城的住所拜訪,因為誰都知道,謝鐸平日謝絕見客。

謝鐸主要是不想與官場的人有來往,更不想再出仕,畢竟現在他已經是六十三歲高齡了。 ? ? ? `

如果曆史沒有改變,謝鐸會在弘治十二年再度出山,被弘治皇帝任命為禮部右侍郎,掌國子監祭酒,在二十四位祭酒中名列第一,大約相當於國子監兼太學校長。

但謝鐸並不領情,多次推托,要到次年四月,弘治皇帝派人催促,謝鐸才不得不啟程赴京。五月中,謝鐸病臥紹興官舍,以病為由,托紹興知府向朝廷申報辭呈,於七月十八日離開紹興,由金華、麗水、溫州繞道回鄉,八月十七日抵家。弘治皇帝不準辭呈,七月再下聖旨,於是謝鐸回家沒幾,九月重新上路,於十一月到京。直到正德初年,他才告老還鄉。

沈溪作為太學學生,麵見未來的校長,他覺得很有必要。

本身二人就有淵源,途經南京卻不拜訪實在是有些不過去,但沈溪又怕去謝鐸府上會吃閉門羹,一時間有些猶豫。

等去客棧見到蘇通,沈溪把要去拜訪謝鐸的事一,蘇通趕緊擺手:“沈老弟,不是為兄潑你冷水,別人你去拜見還有可能見到,這位謝老祭酒,真是一點兒機會都沒有。你或者不知,在南京這地方,若論才學和名氣,無人出其右者,聽頭些日子應府鄉試解元也去拜訪,結結實實吃了個閉門羹。”

沈溪琢磨了一下,應府鄉試解元?那豈不就是唐寅?

唐寅怎麼是應府鄉試解元,南直隸是大明朝教學質量最高的地區,連浙江、江西等地都望塵莫及,畢竟江南出才子。這也是為何唐寅考了個應府鄉試解元會名滿下的原因,實在是這個鄉試解元含金量太高了。

連唐寅去請見謝鐸,都被拒之門外,足見謝鐸遠離官場的決心。不然弘治皇帝來年啟用謝鐸當大明最高學府校長,為何他要百般推脫,鬧出不少事情才最終到任?

不過,沈溪還是覺得沒理由過府而不拜訪問候,於是硬著頭皮寫了拜帖。雖然蘇通壓根兒就沒覺得謝鐸會賜見。但他也同時寫好拜帖,與沈溪共同進退。

在蘇通的計劃中,此番在南京城需要拜見的名士和大儒不少,他準備了不少拜帖,每一位都嚐試投一下,但沈溪卻隻準備求見謝鐸。

蘇通所住客棧,是南京城有名的“狀元居”,據這客棧近百年來先後出了四位狀元,所有南來北往的考生都喜歡在此落腳。

二人在樓下把拜帖寫好,旁邊有正在吃飯的士子聽後笑著過來相勸:“兩位一看就是外地來的。這南京城誰都可以拜訪,唯獨謝老大人,兩位還是不要去碰釘子了。”

蘇通感覺麵子有些掛不住,他雖然也勸沈溪別癡心妄想,但沈溪堅持要如此,他也隻能奉陪。結果沒等蘇通跟那些人解釋,大堂門口來了一名廝,手裏捧著大紅請柬,此人進來後直接問道:“敢問福建寧化的沈公子可在此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