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通這次上京,光是仆人就帶了十幾個,連人帶行李共有六輛馬車,剛納進門的一名妾和一名模樣俏麗的丫鬟隨行照顧。
提前一日約好見一見,商量行程時,蘇通就帶著妾和丫鬟到了茶樓。認真介紹給沈溪認識。
“……這是楚繡,這是甄兒,一個剛進門,另一個正在考察期……沈兄弟,你覺得她們如何?”
沈溪苦笑一下,按照這年頭娶妻納妾的標準,娶妻娶賢,納妾納色,蘇通的眼光還是不錯的,無論是楚繡還是甄兒,都比他原來的妻妾漂亮了許多。?畢竟蘇通考中舉人,連納妾的選擇麵也大了許多,至於婢女則是剛買回來的,準備作為通房丫頭,若甄兒以後運氣好,或者能成為蘇通的妾侍,所以蘇通才笑言正處於“考察期”。
沈溪道:“蘇兄,明日出,我也帶了幾名女眷。路上會有些許不方便,還是不宜多見為好。”
蘇通笑著點了點頭,他知道沈溪跟鄭謙那些人不同,沈溪是少年郎,不懂什麼叫風花雪月,就算沈溪跟花魁熙兒和雲柳共處一室,最後不也什麼都沒生嗎?蘇通笑道:“為兄明白。”
沈溪心想:“你不明白,我帶女眷進京是為照顧我起居,而你帶女眷純粹是為了打旅途的無聊。”
其實蘇通自己也知道,他這次想中進士根本沒任何機會,所以蘇通進京城的主要目的,還是沿途增長見聞,順帶遊山玩水,心態極為放鬆。
但沈溪的目的卻很簡單,若能在十三歲的這次會試中一榜得中,他可以省多少年的寒窗苦讀,就算不中,他在太學讀書,也需要用心。
……
……
第二早晨,沈溪漱洗完吃過早飯,便準備出,外麵馬車已經備好。
這次送沈溪到京城,宋城又安排了個得力手下作為沈溪的跟班。此人名叫唐虎,跟大才子唐伯虎隻差了一個字,宋城給其取了個外號叫“糖葫蘆”。到沈溪嘴裏,那就更簡單了,稱呼“葫蘆”了事。
這位葫蘆兄,也是寧化人,屬於猴精那種。
沈溪覺,宋城本身就是個精明滑頭的人,所以他選擇的這些部下,基本跟他一個脾性,馬九是這樣,這個葫蘆也是如此。
葫蘆手底下有四個人,負責輪流趕車,而葫蘆則作為沈溪這輛馬車的車夫兼保鏢,路上還會出麵幫忙打點。但車馬幫隻給幾人不多的車馬費,具體用度,全部得由沈溪來具體負責。
為了防止路上出現奴大欺主的情況,宋城找的人。都是信得過的寧化本鄉本土人,知根知底,而且保證他們從京城回來後,能在車馬幫裏擔當要職,因此一個個都卯足了勁兒。
林黛這趟遠行。作為沈溪的貼身丫頭,單獨負責照顧沈溪,至於朱山和寧兒則照顧她。
這早晨,全家人都出來相送,連謝韻兒也如同沈溪真正的夫人一樣,親自過來攙扶沈溪上了遠行的馬車,這是客家人送郎君的傳統風俗。
6曦兒卻在自己房間裏不出來,主要是她要嫁給沈溪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心裏氣不過,所以幹脆來個眼不見為淨。
被沈溪問及。惠娘安慰道:“郎安心去就好,丫這孩子是姑娘脾氣,過幾就會好。”
等她側過頭去時,卻在偷偷抹眼淚,可惜沈溪沒瞧見。
這次沈溪出行,街坊四鄰大多出來送行,到底是送解元公去京城入太學,等解元公回來,指不定就是什麼朝廷的大官,那時候哪裏還有機會攀親近?
街坊四鄰把自家準備的禮物送過來。都是樸實的東西,大多是鞋墊和吃食,畢竟普通人家也送不起什麼貴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