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橋西錄(3 / 3)

春雨堂柏樹十餘株,樹上苔蘚深寸許,中點黃石三百餘石,石上累土,植牡丹百餘本,圍牆高數仞,盡為薜荔遮斷。堂後虛廊架太湖石,上下臨深潭。有泉即“品外第一泉”,其北菱花亭集聯雲:“苔色侵衣桁(李嘉佑),河香入水亭(周瑤)。”亭北為夕陽雙寺樓,高與蓮花橋齊,俯視畫舫在竹樹顛。聯雲:“玉沙瑤草連溪碧(曹唐),石路流泉兩寺分(白居易)。”

雲山閣在夕陽雙寺樓西,相傳為呂申公守是郡時所建。《寶誌》雲:“熙寧間,陳升之建雲山閣於城西北隅,後呂公著嚐宴其上”,則知閣非申公創造也。

其址久已無考。又鄭興裔撤玉鉤亭,改雲山觀,賈似道複雲山觀於小金山。此“雲山觀”,非“雲山閣”。今亦隻小金山可考,而雲山觀亦無考矣。賀園於此建閣,複名“雲山”,今因之。聯雲:“水曲山如畫(羅鄴),溪虛雲傍花(杜甫)。”朱佐湯續題賀園雲山閣之“醉月花陰竹影,吟風水檻山亭”一聯,至今尚懸閣中。

得樹廳銀杏二株,大可合抱,枝柯相交,集杜聯雲:“雙樹容聽法,三峰意出雲。”金壽門詩雲:“精廬淨於水,雙樹綠縹初;石琴托心謠,竹扇擅草書。

騶從時罕逢,隼來已虛;惟有秋燈下,曲生不我疏。“

橋外子雲亭,橋內紫雲社,皆康熙初年湖上茶肆也。乾隆丁醜後,紫雲社改為銀杏山房,由蓮花橋南岸小屋接長廊,複由折徑層級而上,麵南築屋三楹,與得樹廳比鄰。暇時仍為酒家所居,易名青蓮社。

賀園始於雍正間,賀君召創建。君召字吳村,臨汾人,建有然亭、春雨堂、品外第一泉,雲山、呂仙二閣,青川精舍。迨乾隆甲子,增建醉煙亭、凝翠軒、梓潼殿、駕鶴樓、杏軒、芙蓉氵片、目綿台、對薇亭、偶寄山房、踏葉廊、子雲亭、春江草外山亭、嘉蓮亭。丙寅間,以園之醉煙亭、凝翠軒、梓潼殿、駕鶴樓、杏軒、春雨堂、雲山閣、品外第一泉、目綿台、偶寄山房、子雲亭、嘉蓮亭十二景,征畫士袁耀繪圖,以遊人題壁詩詞及園中扁聯,彙之成帙,題曰《東園題詠》。

乾隆甲子五月,是園落成,開白蓮,中有紅白一枝,時以為瑞。禦史準泰為之唱,同作者江昱、江恂、江德征誠夫、周來謙沂塘、古斌、史璋琢夫、張秉彝、程侖、王伸維蘭穀,張文炳靜園、易羲文園河、周漪蓮亭、徐節征、朝鮮布樂亨在公、王桓、陳鍾應亭、魏嘉瑛、李單、孔毓璞輝山、程元英薌溪、柯一騰蘭墀、龔導江、繆孟烈毅齋、陳章,沈泰瘦吟,君召自書“杏軒”扁。雲山閣聯雲:“供桑梓謳吟,幾處亭台成小築;快春秋遊覽,一隅邱壑是新開。”對薇亭聯雲:“夜月橋邊留畫舫,春風陌上引香車。”

黃之雋,字右牧,號堂,華亭人。進士,官中允。乾隆丙寅,巡鹽禦史準泰延之來揚州修《兩淮鹽法誌》,宴於園中春雨堂,因為《東園題詠》序文。

準泰,滿洲人,官兩淮禦史。丙寅間,為題“襟懷頓爽”四字於春雨堂。淝上李旭字旦初,即席賦七言律一首。

高士鑰,字景萊,襄平人,官揚州知府。丙寅六月,園中開並蒂蓮一枝。太守與懷寧李{艸勉}、揚州吳能廉同賦詩,書“駕鶴樓”、“品外第一泉”二額。

梓潼殿聯雲:“舉陰騭而垂訓,鑒槐區德行,權衡富貴,億萬年造化樞機;積忠孝以成神,典桂籍科名,予奪後先,十五國文章司命。”

高文清,字靜軒,襄平人。有宴集七言古一首,同作為高山薑郡伯、程午橋太史、陳鶴亭都閫、寧文山文學、朱梅村司馬、翟裕堂文學、琴師徐錦堂、僧大岩。

蔣溥,字恒軒,常熟人。進士,官大學士,諡文恪。題“息機”二字於偶寄山房,又詩一首。

丙寅,園中題詠以千計,吳村大會賓客,蓄墨數升,興酣落筆,一時共題雲山閣“登之”、“然”二額,春雨堂聯雲:“冠飛堞半畝亭台,就金井玉池,坐見鶯花作雨;抗平山四時風月,遮香車畫舫,同流遊覽長春。”杏軒聯雲:“渡江折蘆葦,蘸雪吃冬瓜。”踏葉廊聯雲:“三山入望鬆筠在,雙樹無言水月新。”傳為盛事。

魏嘉瑛,字瓜圃,揚州人,丙寅間為《東園題詠序》。髓駕鶴樓聯雲:“真道每吟秋月淡,至言長詠碧波寒。”雲山閣聯雲:“檻前春色長堤柳,閣外秋聲蜀嶺鬆。”

趙虹,字翁,嘉定人。賦詩二章,序雲:“出天寧門,近郊二裏,有法海寺精舍一區,曲水當門,石梁濟渡,凡遊平山者,此為中道焉。丙寅‘韓江雅集’方盛秋,禊是園。胡複齋先至,各賦七律一首,時程午橋獨成二首。作詩者為胡複齋、唐天門、程午橋、厲樊榭、馬秋玉、馬半查,陳竹町、方西疇、閔玉井、張漁川十人。劉艾堂以病未往,為跋寄之。”又東園分詠,胡複齋詠品外泉,程午橋詠醉煙亭,汪恬齋詠凝翠軒,陳竹町詠小鑒湖,閔玉井詠駕鶴樓,馬秋玉詠春雨堂,馬半查詠春水步,方環山詠風檻,方西疇詠目綿台,陸南圻詠嘉蓮亭,張漁川詠踏葉廊,黃北詠雪山閣。胡複齋題“醉煙亭”額,唐天門題“冶春銷夏延秋款冬”八字。程午橋題醉煙亭聯雲:“是畔鶯花橋畔月,竹邊歌吹柳邊舟。”

王鐸,字覺斯,進士,官尚書。題東園額,又芙蓉氵片聯雲:“花間漁艇近,水外寺鍾微。”汪由敦,字謹堂,休寧人。進士,官大學士,諡文端。題對薇亭聯雲:“當階瑞色新紅藥,臨水文光淨綠天。”

孫嘉淦,進士,官侍郎,題文昌殿聯雲:“天開參井文章府,星煥山河孝友師。”

張照,字得天,華亭人。進士,官尚書。題春雨堂聯雲:“萬樹琪花千圃藥,一莊修竹半床書。”

嵇璜,號拙修,無錫人。官大學士,題芙蓉氵片聯雲:“一氵片芙蓉新出水,千層芳草遠浮山。”

王師題“曲阿留雲”四字,懸之對薇亭。

王澍題雲山閣聯雲:“三山近將引,紫極遙可攀。”又聯雲:“數片石從青嶂得,一條泉自白雲來。”

陸培,字恬浦,平湖人。丙寅間與浙江吳嗣丹字愛廬題十二絕句於春雨堂,江昱為跋。

李苑《穀雨放船吟序》雲:“時逢穀雨,偶緣賀監之招,人比德星,不減陳門之聚(文學陳皋師席)。海空一棹,座滿諸賢。將軍則是主是賓(李元戎文攀,蓮幕茂才繆毅齋)。輕裘緩帶;名士則難兄難弟,玉仲金昆。(江鬆泉、蔗畦兩秀才)。叔度征君,雅量波澄千頃(鬆石學博)。奎章學士,豪情竹寫雙鉤(柯蘭墀孝廉。用九思、敬仲事)。高鷲嶺之風,錫追獨鶴(遠村、藥耕兩上人)。

闡龍潭之秘,亭玩群鷗(汪春泉書史。用彥幸事)。古先生天竺依然(樓孝廉)。

李供奉開元再見(複堂明府)。香生玉局,花邊圍國手之棋(樊麟書郡丞、程懶予國於奕)。味憶蓴羹,日下返步兵之駕(張又牧孝廉)。壓倒何論元白,舊價新聲(楊希齋司馬。用楊汝士事)。吟披直逼《陽春》,曲高和寡。(宋愚者司馬)。賤子叨居末座,技獻雕蟲;群公集仿西園,才方繡虎。敢雲炫玉,竊效拋磚。“按是集中詩惟古斌、江昱、江恂三人,餘俱散失。而桐城張裕犖,字鐵船,有七律二首,亦載入《穀雨放船吟》之末,李序曾未之及。{艸勉}居揚州,以詩畫擅長,與李單同時稱二李,均與君召友善。{艸勉}為《東園題詠》序及凝翠軒聯雲:”終古招邀山色遠,幾人愛惜月明多。“

王協踏葉廊聯雲:“青徐平野闊,幽薊五雲飛。”

鄧鍾嶽,四川人,題“春雨堂”額。

鄭春雨堂聯雲:“煙雲送客歸瑤水,山木分香繞閬風。”

王又樸來揚州,會君召宴集諸客於園中,有七言絕句四首,並題“平野青徐”

四字於春雨堂。

龔賢,字半千,號柴丈人。工詩畫,有《草香亭集》。丙寅題雲山閣聯雲:“定香生寂磬,山翠滴疏欞。”

古斌一名典,字樓,江寧人。孝廉。工草書,題“偶寄山房”額,目綿堂聯雲:“竹影參差,鳥聲上下。”

董文驥書李雲書句題醉煙亭聯雲:“半在山隈半水,亦如石屋亦濠梁。”

丙寅六月二十日,園中開紅白蓮一枝。江昱、江恂、古斌、李{艸勉}同賦五言律詩以紀事。周來謙字沂塘,汾州人,追和其韻。安弄齋繪二色蓮圖。鐵嶺耿紅道挾仙、竹齋趙慈伯雲、城西種菊野農、西城王堂同賦詩,君召以圖刻石。銀州鄭之輝、白門秦大土、歙浦莊采複作詩題之。天池釋實如、寄舟作《瑞蓮歌》。

餘杭沈雙承字南陔、烏程溫鶴立作《滿庭芳》詞。

董權文,字彤庵,遼陽人,官太守。題駕鶴樓聯雲:“竹裏登樓,風引三山不去;花間看月,溪流四序如春。”複作七言絕句三首。

朱藻,字鹿圃,題“風來月到”四字於醉煙亭。複作五言律三首七言絕句二首。

李單題凝翠軒聯雲:“出郭此間堪歇腳,登樓一望已開懷。”

俞鶴,字橫江,丹徒人。題春雨堂聯雲:“疏鍾聲遠流何處,明月多情在此間。”

劉敬輿,福建人。題對薇亭聯雲:“宛轉通幽處,玲瓏得曠觀。”

謝升題“含溪懷穀”四字於雲山閣。

金農書目綿台扁,題品外泉聯雲:“寒玉作響,飛泉仰流。”

褚竣,陽人,題踏葉廊聯雲:“幾處好山供客座,一川寒月淨塵襟。”

沈雙承、溫鶴立以詞齊名。題《三台詞》於園中,往來多疊韻,時稱盛事。

王定掄題對薇亭聯雲:“風景滿清聽,群山靄遐矚。”雲山閣聯雲:“晴空頓覺紛華隔,山色常疑煙雨多。”

王文充題“芙蓉氵片”三字。

黃樹穀題“踏葉廊”三字,江昱為之書扁。江恂題春雨廊聯雲:“近水樓台開梵宇,平山闌檻倚晴空。”

田懋,字退齋,題凝翠軒聯雲:“醉倚晴雲留作賦,閑邀明月夜調弦。”

潘偉,字鬆穀,題駕鶴樓聯雲:“樓台突兀排青嶂,鍾磬虛餘下白雲。”

程南溟,字軼青,吳江人。題雲山閣聯雲:“風情合作湖山主,歌吹寧虛花月辰。”

王承先,字護澤。題駕鶴樓聯雲:“灣過茱萸,鬆竹三霄水碧;階翻紅葉,亭台四序天香。”

王,婁江人。書駕鶴亭聯雲:“草衣木食留仙詠,碧落蒼梧識道心。”

張嗣衍,字神山。題偶寄山房聯雲:“紅樹借鄰影,北窗聞水聲。”

盧秉純書“春江草外山亭”六字。

震澤沈斌,為州校官,書“雲上林泉”四字,又題杏軒聯雲:“檻外山光,曆春夏秋冬,萬千變幻,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南北東西,去來淡蕩,洵是仙居。”

黨琮,字石鄰,書“挹波”二字於偶寄山房。

梁文山書康節句於凝翠軒雲:“雨後靜觀山意思,風前閑看月精神。”

張祖慰,字小柏,書“侔蘭”二字於凝翠軒,又春江草外山亭聯雲:“欲因蓮舫尋詩社,可借荷錢質酒爐。”

閔寬書“嘯遠”二字於醉煙亭。

張文繡書“塵外心清”、“湖光山影”二額。

朱佐湯,汾州人。春江草外山亭聯雲:“醉月花陰竹影,吟風水檻山亭。”

劉藻,字素存,山東人,舉博學鴻詞,官巡撫。題駕鶴樓聯雲:“一邱藏曲折,縱步有躋攀。”

葉敬書“文昌司祿梓潼帝君”扁。

僧牧山,字隻得,題醉煙亭聯雲:“繞檻溪光供瀲灩,隔江山色露嵯峨。”

僧天池書“林外野人家”五字於偶寄山房,僧一庵書對薇亭額。

園中古人聯扁,有無名氏“山亭璿源”一扁,朱晦翁“寒竹鬆風”一扁,文三橋“凝翠軒”一扁,米襄陽“雲披月滿”一扁,枝山“四麵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一聯,皆真跡也。

園中題名:浙右朱星渚漢源、竹西孫玉甲殿雲、程名世筠榭,蒲城王文寧櫟門、孔繼元、京江何龍池讓庵、桐城石文成聞涿、桐山方霖┺峰、上元米玉麟舊山、錢塘龔謙藥房、李紹孔、吳楷、孫人俊、牛鳴老農、八寶吳自強民懷、汪膚敏、宗珩澹園、朱震青藜、蒲城陳裔虞述韶、汪舸、釋行吉遠、蕪湖張達蕉衫、東氵陶錢純一誠、天都汪寶裘為山、陳近禦斌齋、溪南吳倉文、王宗羲西溪、陳侖秋岩、吳授玉花溪、張錦濤補齋、李少白滄穀、江都閔廷揆耐愚、程欽師源、鑾江施淇衛濱、張繹柔嶺、施瀛繼登、江都嵇山、張廷、陳ㄈ稼先、張延祺老牧、錢塘許徐德音淑則(閨秀)。高禦臨軒、京江陸繼忠、焦曰貴氵亟齋、萊陽宋邦憲梅亭、錢塘沈鏊、金陵李本宣蘧門、西蜀費天修強子、金陵陳永銳築岩、臨汾樊元勳麟書、陳汝渠漁村、高平陳綱義三、成墅李根葵、石城姚寧諡齋、金陵周鐸警夫、白下汪濟川、汪川、金陵傅利仁樂川、海陽俞高鬆亭、鍾山馬璉汝器、石城許上達超雲、秣陵姚瑩玉亭、江浦王之翰麥勻、鍾山屈景賢思齋、江寧龔元忠、江寧張道正孟表、上元姚宋錫、秣陵蕭鎮、蕭容鼐珩、白門龔如章雲若、白下黃士圻繡村、白門龔如舍最侯、江寧呂律、上元鮑惠、白門宋天爵味山、襄陽米世蕃、楚陽許果育齋、王新銘、岑山程仁樂山、張學詩振斯、周莊煩指、蕭文蔚鄧林、康棣歆箬、易祖拭、袁耀昭道、王文倬鵝圃、浙右米禾、楊法、濟源段元文、宋旭、厲自英鳴堂、壽廷倫藥坪、上元王遜從謙、桐城方求瑤官莊、文星巢雲、禹川王養濤山來、興化李培源稻園、海寧陳灌夫、高密高綱、錦江朱榕、許濱、釋汛、天門唐毓薊石士、富春竹裴文漪(閏秀),漢陽戴喻讓景皋、山陰陳齊紳香林。

蓮花橋在蓮花埂,跨保障湖,南接賀園,北接壽安寺茶亭。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洞,正側凡十有五。月滿時每洞各銜一月,金色漾。乾隆丁醜,高禦史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