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我有一個夢想(1 / 3)

9月1日,是孩子們從暑假重返學校的日子。

安靜了兩個月的校園,像遇到五月的葵花園,一下子爭豔怒放,熙熙攘攘起來。

去各個教室查看情況,是劉佳芬在第一天的慣例。孩子們在向日葵跑道上追逐嬉戲,在球場上較量技藝,這麼大的日頭也無法阻止他們重敘被暑假暫時隔絕的友誼。走過職高班教室門口,兩個大男孩正手拉著手躺在地板上,大笑著不知道在聊些什麼,像兩個久別重逢又互相依戀的“大”字。來自不同的身體卻牽在一起的一雙手,讓他們又在一瞬間變成了沒長大的孩子。在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孩子在跟著老師緊張排練,唱歌,跳舞,吹笛子,等著在開學式的舞台上大顯身手。

但劉佳芬知道,一年級的教室裏不會有笑聲。姚望主動要求去做一年級的班主任——那是老師們最害怕的班級,一年級的孩子才剛剛拉坯,像一個小瓷碗,還要曆經印坯、曬坯、刻花、施釉等一道道工序,千錘百煉,精雕細刻,最折磨人,她說:“我家小京三歲了,我想讓他從小接觸我的學生,和他們一起長大。等他長大了,他能理解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把他們當作和自己一樣的人。”

劉佳芬同意了她的要求,姚望的班級迎來了九個孩子,智力障礙的孩子程度比往年都要重,越來越多輕度智障的孩子去了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而選擇來達敏就讀的,幾乎都是重度的孩子。

劉佳芬走向一年級教室,去班級歡迎新生,她以為會像以往一樣遇到尖叫哭泣的場景。可是,眼前的九個孩子讓她感到十分驚訝。

一個孩子在玩唾沫,一個在轉圈圈,還有一個在啃自己的手指,另一個嘴裏發出“嘭嘭”的聲音,一直這樣叫著,不肯停下來。其他孩子要麼趴在桌上,要麼躺在地上。

除了那“嘭嘭”的聲音,整個教室竟出奇地安靜。那一個個安靜得出奇的孩子,大多是自閉症孩子。

“劉校長,別的孩子不用教,天生就會嚼東西,但我們奇奇連怎麼咀嚼都不知道。吃飯一口吞,餅幹也不嚼,隻要是到了嘴裏的東西,就直接往下吞。你說他長著牙有什麼用?我沒辦法,隻能狠了心,把大塊青瓜塞到他的嘴裏,一開始,他也吞下去。我反複教,他被噎得翻白眼,才慢慢開始學怎麼咀嚼,別人天生會的事情,他卻每件事情都要教,教啊教,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奇奇的母親說。

奇奇長著一張方方正正的臉,眼睛特別大,黑得像煤,圓嘟嘟的臉,白得像玉,和王海一樣,又是一個模樣俊俏的孩子。他不停甩著手,隔會兒往手上吐一口唾沫,然後再甩,再吐唾沫。劉佳芬走到他麵前,他看了她一眼,視線馬上繞過了她,繼續看著遠方,甩手,吐唾沫。

她對他說:“奇奇,我是劉老師……”

她知道他琴弦般的小耳朵已經把她的聲音過濾掉了,他堅定的目光現在隻屬於遠方。

他的第一次出現和王海如出一轍,劉佳芬無法忘記王海的母親張小青的眼睛,一雙從未露出過笑意的眼睛在向她提問:“劉校長,如果有一台碾碎機把我碾碎,碾碎後的粉末可以鋪成路,讓我的孩子今後可以有尊嚴和安全地活著,我會毫不猶豫地跳下去。”

劉佳芬知道,父母鋪不出這樣的路,老師也不行,這需要很多人,需要全社會的幫助。從達敏學校畢業後他們如何度過餘下的人生,是劉佳芬苦苦思索的問題。

張浩在寧波778創業資源中心和三位有公益夢想的年輕人共同創辦的一家烘焙工廠找到了工作,這是一家NPO企業。劉佳芬曾經夢想過有人開辦這樣的企業,讓它成為庇護智障孩子的家園。她以為那樣的想法離實現還很遠,沒想到現在就開在了家門口,顧客們絡繹不絕。

在高雄,有一個喜憨兒基金會,這個基金會不用於救濟,而用來讓智障青年融入社會,自力更生。創業者是一個有重度腦性麻痹女兒的家庭。當劉佳芬在1997年走入達敏學校時,這個基金會成立了第一家烘焙店。愛心麵包,在全島賣出了名氣。後來基金會又開了麵食店,麵食店為智障青年量身定製了操作程序。廚房裏使用的是定時煮麵機,煮麵程序完全標準化,智障青年能夠自主操作。為了確保喜憨兒在上餐時不被燙傷,餐廳采取湯麵分離的措施——客人如果點的是湯麵,他會看到麵條單獨放在盤子裏,熱湯卻放在保溫壺裏,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把湯倒入盤中。智障青年遊刃有餘地在餐廳裏完成倒水、點餐、烹飪、裝盤、送餐、收盤、洗碗等一係列全程服務工作。喜憨兒基金會還成立了為智障人士尋找歡樂的喜憨農場、樂團、劇團、兒童軍團,等他們老得無法再工作,可以住到喜憨兒天鵝堡。喜憨兒成為島內社會福利組織產業化經營的成功典範。

劉佳芬記得喜憨兒基金會宗旨中的一句話——我們會一直努力,直到所有喜憨兒夢想實現的那一天。這也是劉佳芬的夢想——終身教育,終身關懷。

她佩服現在的年輕人,難念的生意經裏懷揣著一顆難得的公益心。張浩工作的這家烘焙店,有六個特殊的員工,都是達敏學校畢業的孩子。六個智障青年,拜了六個麵點師做師傅,他們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學習攪拌、正型、烘烤和包裝。張浩戴著口罩和高高的麵點師帽子,露出一對彎彎的小眼睛微笑著,他忙碌的手指一定記得當初貼手工花時的漫長過程,記得用指揮棒和音符們對話時的愉悅,現在他的手心裏一個個旋轉著的是一種叫“核桃雪球”的糕點,他又粗又短的小手把它們搓圓,放到模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