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轉過憤怒的拐角,就是寬容和快樂的大道(1 / 1)

一個修養極高的人應該做到怒時能忍,暴時能靜,急時能安,然而這需要毅力,需要智慧。

如今的社會是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所要麵對的人和事也越來越多,人和人不一樣,事和事也不一樣,這就決定了我們要以不同的方式和心態與之對應。怎樣才能遊刃有餘的處理好現實中碰到得種種問題呢?這就要保留一塊平靜而獨立的空間。以“不變”應“萬變”,並進行適當的情緒調控才是最好的策略。

我們每天都要有一個好心情,做到心平氣和,否則迎來的又將是失敗的一天。“一種心情,一種風景”!“弱者是讓思緒控製行為,強者是讓行為控製思緒。每天醒來當你被悲傷、自憐、失敗的情緒包圍時,我們就這樣與之對抗:沮喪時,引吭高歌;悲傷時,開懷大笑;苦悶時,加倍工作;自卑時,換上新裝;窮困潦倒時,想象未來的富有;力不從心時,回想過去的成功;心情直接決定了每個人處理事情時的心態。”

所以,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都要讓自己的行為控製思緒,絕不能讓思緒逍遙法外,囂張地在自己的空間內猙獰的狂笑,而是要盡自己的所能去操縱和把握情緒,使之乖乖的束手就擒!

從前,在一個水池裏,住著一隻壞脾氣的烏龜,它和來這裏喝水的兩隻大雁成了好朋友。

後來,有一年,天旱了,池水幹涸了,烏龜沒辦法,隻好決定搬家,它想跟大雁一起去南方生活。但它不會飛,於是兩隻大雁用一枝樹枝,叫烏龜咬著中間,大雁各執一端吩咐烏龜不要說話,就動身高飛。

他們飛過翠綠的田野,飛過蔚藍的湖泊。地上的孩子們看見,覺得這個組合很有趣,拍手笑起來:“你們看呀,那隻烏龜很滑稽啊。”烏龜本來得意洋洋的,聽到嘲笑後大怒,就想開口責罵他們。口一張開,就跌下來,碰著石頭死去了。

大雁歎氣說:“壞脾氣多麼不好呀。”

實際上,情緒一壞,一個人就在心理力量上被解除了武裝。更有甚者,情緒可能甚至會傷害別人,而無法複原:

有一個男孩,很任性,常常對別人發脾氣。一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袋子釘子,並告訴他:“你每次發脾氣時,就釘一顆釘子在後院的圍牆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發了37次脾氣,所以他釘下了37顆釘子,慢慢地,男孩發現控製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一刻釘子要容易些,所以,他每天發的脾氣的次數就一點點地減少了。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了,不再亂發脾氣了。

父親告訴他:“從現在起,每次你忍住不發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顆釘子”,過了許多天,男孩終於將所有的釘子都拔了出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後院的圍牆前,說:“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現在看看這布滿小洞的圍牆吧,它再也不可能回複到以前的樣子了,你生氣時說的傷害別人的話,也會像釘子一樣在別人心裏留下傷口,不管你事後說了多少對不起,那些傷痕都會永遠存在。”

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轉過憤怒的拐角,就是寬容和快樂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