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休日,瑤瑤請一位同學去家裏來玩。媽媽很好客,連忙上街買菜,忙了個不亦樂乎。客人走後,已是晚上,瑤瑤摟著媽媽的脖子撒嬌:媽媽真好。然而,媽媽滿心的蜜汁兒還沒來得及潤開,卻聽得瑤瑤又說,有同學來果真靈光,媽媽不再嘴碎嘮叨了。聽瑤瑤這麼一說,媽媽如何按捺得住心頭怒火怨氣:我這樣忙前忙後的伺候你這小祖宗,敢情你是尋我開心啊?!最後,自然少不了又是一頓臭罵。
瑤瑤媽是我的朋友。聽了她繪聲繪色的講述,我哈哈大笑。小家夥真逗,幹嗎把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說出來啊!我這麼一說,瑤瑤媽也笑了:小祖宗就這傻樣,這一點像我,心裏藏不住事,更藏不住話。
瑤瑤其實還是挺乖的,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裏。可畢竟是孩子嘛,有時難免會出一些狀況。作為家長,唯恐女兒這樣唯恐女兒那樣,嘴碎嘮叨當然也在所難免。可你有嘮叨的權利,女兒卻不可以不俯首聽命,這公平嗎?
再說了,想想我們小時候,是不是也像瑤瑤一樣,最怕或者說最煩大人嘮叨?
見瑤瑤媽若有所思的樣兒,我又加上一句,嘿嘿,你剛才不是還說這小祖宗像你嗎?
我們周圍,瑤瑤媽這樣的媽媽不在少數。經常聽到媽媽們向我訴說兒女的種種不是,有時聽她們的口氣,與子女的關係仿佛已經到了勢不兩立的境地。不過,細細咂味,卻不難體諒到為人媽媽的舐犢之情。
聽得多了,發現媽媽對子女的不滿其實大同小異。
比方,“一天到晚”玩電腦。聽到這話,我往往先“嚴正”指出“一天到晚”這詞嚴重不合實際,然後再發一通在她們看來是奇談怪論的說法。我覺得玩電腦沒什麼不好,有一點事實誰都不能否認,現在的孩子聰明,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得歸功於電視、電腦之類的普及。想當初,電視剛剛進入尋常百姓家之時,幾乎所有家長都將其視作孩子學習的天敵。瑤瑤媽自己從小就是電視迷,為了看電視,當初她就沒少挨父母罵。然而,時代的潮流不可阻擋,而今,還有多少人覺得電視會影響學習?我甚至以為,使用電腦最好從小開始,時間長了,孩子對電腦的神秘感消失了,還會有沉迷的可能嗎?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怪孩子作業潦草、粗枝大葉。說到這一點,我常“毫不留情”地挖媽媽們的“爛瘡疤”。她們大多是我看著長大的,孩子時的種種搞笑故事,全都曆曆在目,張口就來。誰不是幼稚的過來人?誰不是在不懂事的過程慢慢學會懂事,學會理智?對於自己的過去,我們常用來當作甜蜜的回憶,為什麼就不能原諒孩子成長中的無心之過?要知道,孩子的樁樁件件,無一不是我們當初的翻版。
人長大了,最不幸的或許就是忘本,忘記自己也曾愚昧無知、混沌不開。人未長大,最不幸的或許也是忘本,老想著自己有一天也為人父母了,定將如何如何。
別忘了,自己也曾孩子過。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