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獻包含著極其豐富有珍貴價值的地方曆史資料,是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發展以及民俗、民情、自然資源等的綜合反映。這些年來,我市各部門、各係統基本上都編寫了各自的地方文獻。由於編寫部門分散,給征集工作帶來困難。1997年下半年,萊州市圖書館開展了地方文獻征集活動,到目前為止,共征集地方文獻10多種,700多冊,與館古籍資料彙集,成功地開設了地方文獻閱覽室,受到各級領導的讚揚和廣大讀者的歡迎,為公共圖書館征集和收藏地方文獻尋找到了一條成功之路。
1 地方文獻征集的範圍
什麼是地方文獻?早在四十年代杜定友先生有過論述,認為地方文獻是由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包括長期在本地區工作並有影響的人物)著述和內容涉及到本地區的出版物三部分組成。圖書館界稱為廣義概念。與此相對的狹義的概念是以出版物的內容是否具有地方特點作為劃分地方文獻的標準,隻要是文獻內容反映了本地區政治、經濟、軍事、文教、語言文字、曆史地理、山川河流、氣候災害、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物產資源、科學技術等圖書、報刊、圖片、影片、樂譜碑帖、譜牒、墨跡、簡報、會議記錄、學術論文、調查報告等不同載體都在征集範圍之列。
在征集過程中,我們覺得前一種概念地方文獻範圍過寬,有些資料超出了地方文獻的範圍。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更注重後者,注重文獻的科學價值和史料價值。我們征集地方文獻的具體範圍是:
1.1 地方黨政、群眾團體的文件如:政府公報、會議錄、領導人的講話、報告及講演稿。
1.2 地方報刊、中央及省市報刊報道有關我市的地方資料。
1.3 考查、研究我市的資料。如調查報告、遊記、及其他著述等。
1.4 有關我市的物產分布、資源調查、經濟發展情況報告。
1.5 我市工業、農業、科技、文教等各項事業的概況、發展等資料。
1.6有關我市的疆域變遷、地理沿革以及氣候、災害的資料。
1.7 各部門的地方誌、行業誌、鄉土誌、山川誌、地名目錄等資料。
1.8革命史料、黨史、軍史等資料。
1.9 文史資料。如:曆代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
1.10本籍政界、軍界、經濟界、文化界曆史著名人物(包括在本地區工作有影響的外籍人物)的史料。
1.11 曆史紀念地、名勝古跡、曆史資料、圖片等。
1.12 反映本市各地、各方麵的新聞圖片、照片等。
2 地方文獻征集的途徑我們征集地方文獻大體上通過以下六個主要途徑:
2.1 市誌辦公室市
誌辦公室是指導管理和審核編輯本市地方誌和專業誌的政府職能部門,他們收集有大量地方誌和專業誌編寫信息,圖書館依靠他們可以獲得各類誌書的編定、出版、印刷的情況,便於跟蹤收集。
2.2 黨史辦公室
黨史辦公室是專門管理、研究和編寫當地中共黨史的職能部門,他們不僅收集有大量有價值的資料,而且編輯有刊物和圖書,圖書館可以從黨史辦公室征集到需要的地方文獻。這部分地方文獻是進行傳統教育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