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束的嶽父董玘,其父親也是進士出身,做過雲南府的知府,與當時的黔國公世子,如今的黔國公關係很好。
陳束去世後,因為董氏沒有子女,他的堂兄便想把庶出的二兒子陳旻過繼給他。恰好黔國公自京城歸來,途中專程去拜訪了陳父,也見到了模樣出挑的陳旻,欣喜之下就要把女兒嫁給他。
陳旻不喜科場,成為黔國公的女婿算是很難得了,所以在陳父的一力支持下,陳旻過繼之事就不再提及了。如今董氏膝下並無兒女,隻有妾室楊勉生的一個女兒,也就是陳芷韻。按理說她應該為唯一的女兒招贅的,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她冒著得罪楊慎一係的風險,要將女兒嫁出去呢?
很快,蒙離就得到了答案,她為陳芷韻找的聯姻對象居然是鄞縣同鄉——沈一貫!!!!
沈一貫可不是一般人,年僅18歲就成了新科舉人。盡管未來十幾年的會試之路並不順利,直到二十年後才得中進士,但此人在晚年做到了萬曆朝內閣首輔的位置,且成了浙黨的領袖人物。
原來,董家是看中了此人的潛力。
麵對強勁的對手,蒙離心中並無多少波瀾,因為他如今的戰力已經處在人類社會的最頂端,沒有人能搶走愛徒。
陶公半島又稱伏牛山,傳說範蠡功成身退後偕西施隱居於此。 而牛頭渚曾為範蠡垂釣處,故名“陶公釣磯”。半島上有南宋時期修建的煙波館、天鏡閣。
蒙離爬上伏牛山頂,擇一鬆冠臥於其上。
陳家後宅,陳芷韻正與三兩個閨中好友在她的書房玩耍。
一名長相嬌俏可愛的小姐忽然從書架上抽出一張畫卷,正是那日離去前,蒙離悄悄放在她包裹中的一張素描畫。畫中一個上身赤裸的俊美少年背著腳部受傷的少女,在雨中疾奔的畫麵。
“呀!竟然像真的一樣!”
“這好像是韻兒呢!”她旁邊一位眉目平和的姑娘驚訝道。
三人中年齡最長的女子臉色劇變,她站起身看了看,悄悄收起畫卷,叮囑二人,“韻兒成婚在即,切不可亂說......”
三人心中都掀起了驚濤駭浪,連那神乎其神的畫技都顧不得問詢。
而畫中的女主人公,對三女的互動毫無所覺。她停下了斟茶的動作,靜靜地聽著遠處那悠揚的笛音,很快,她提著劍就追了出去。
“師尊,您是來參加婚禮的麼?純陽宮那麼遠,也能收到請帖麼?!”
少女看著懶洋洋躺在樹梢上的少年,眼中現出驚喜之色,口中卻還揶揄道。
“合於道者,則生慧,慧生正,正生靜,靜則平,平則寧,寧則素,素則精,精則神。至靜之道止而不作;至平之道,定而不動;至寗之道,澹而不波;至素之道,無染無著;至精之道,若虛懷物;至神之道,見知不惑......”
隨著蒙離將升級版《玄陰功》的口訣緩緩念出來的時候,陳芷韻哪還顧得了矜持,也飛躍上了樹冠,“師尊,教我!”
鬆樹冠根本承受不了兩個人的重量,樹枝開始被壓斷。一股柔和的真氣將陳芷韻托舉著,兩人平穩落在了地麵,而逆徒也落在了恩師的懷中。
“每日晨昏吐納,午時修煉,不可懈怠!”蒙離板著臉說道。
“遵命,師尊!”少女笑得很得意。
此後一段時間,或是月波山中頂,又或是霞嶼、煙嶼二島上的補陀洞天;有時是二靈半島上的禪院中,有時是白石山的仙坪之上。
都留下了蒙離、陳芷韻和馮珊三人習武的身影。
恰逢北雁南飛,,適見穀子湖秋深魚,每日饕餮,何其快哉!
湖西南有山險峻陡峭,人稱百步尖,狀似寶劍。傳說能以百步上山尖的人,可獲得一柄寶劍,故而又名百步劍。蒙離輕鬆飛躍上山尖後,當然沒有什麼獎勵,但突然有了學劍的興趣,畢竟是有著《辟邪劍譜》傳承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