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欲買海船(1 / 3)

陳芷韻每日淩晨出門,夜晚方歸,董氏甚至都想對她禁足,可又怕傷了母子感情。何況陳芷韻高來高去的,也無人擋得住她,董氏對此憂心不已,生怕婚事出現什麼意外。

話說陳芷韻的閨蜜中有個叫做張忻的,和沈家算是鄰居。沈一貫此人長相算不上英俊,但才學卻是很出眾,加上有他個詩人叔叔沈明辰竭力幫助,沈一貫在整個浙江士林中都小有名氣。張家與沈家頗有來往,張忻在心中早早就把沈一貫當作了未來夫君的模板。

兩人雖然隻是點頭之交,但張忻確信彼此之間是有好感存在的。

本來,張忻還打算讓父母暗示沈一貫上門提親的,可誰能料想,他不聲不響就與陳家定了婚約,而且對象還是自己的朋友,也是本縣最美的姑娘。

張家的家世不如陳家,更不如陳家背後的董家。張忻的祖父也隻是南直隸戶部的一名六品官員,本來張忻就此已經死心,卻不經意間在她閨房之中發現了那幅畫。

琴棋書畫,對她們這些名門閨秀來說並不難,陳芷韻的畫技更是在閨蜜四人中墊底,這作畫之人是誰,除了畫中的男子,不做第二人想。

張忻發現了挽回自己婚姻的契機。

毀人名譽的事情,張小姐是不屑做的。如何能在保護韻兒名譽的同時,又能不傷沈公子的顏麵呢?她把那日在陳芷韻閨房中的其他二人叫到了一起。

“剛才嬛姐姐還跟我說,為何忻兒還不來找我們想辦法?!我也以為你早就坐不住了呢!”黃衣少女一見到張忻,就拉著對方的手笑道。她姓黃,名茜,正是那日第一位發現畫作的,也是四人中年紀最小的。張忻最擔心的就是黃茜說漏了嘴。如今把她拉進小圈子,多少對她有些約束。

那個被叫做“嬛姐姐”的紅衣女子對三人的丫鬟們說道:“你們都自個玩會去吧!我們這裏不用人伺候。”此女姓呂名嬛,說是位姑娘,卻梳著婦人的頭飾。那天也是她第一時間發現不對,在姐妹們之間下了禁口令。據說去年婚禮的當天,一夥被打散的倭寇大約五六人流竄到此,遇上了接親的隊伍。他們殺了十幾人,搶了些細軟財物,就繼續逃竄了。呂嬛隻是被搶走了鳳冠和金銀首飾,可新郎卻丟掉了性命。從此以後,呂嬛的地位變得尷尬——婆家覺得她晦氣,不許她進門;呂家因送親的子弟也死了九人,也不待見她。她母親隻能把嫁妝中最貴重的——自己名下的胭脂鋪子給了她,任她在外自生自滅。

“韻兒姐怎麼可以這樣!我這邊讓人盯著陳家大門,回報說她天不亮就出門,到了晚上才回。就算......就算那樣......也得等到退親之後啊!這樣沈公子還怎麼做人?她明知道忻兒姐對沈公子的心意的!”黃茜語氣不忿道。

黃茜性格有點像男子,對姐妹間的義氣很看重。而且,她對陳芷韻有種別樣的情愫。

“茜茜不要胡說!韻兒不是那樣的人。她早就說過,不同意這門親事,也不在意沈一貫這個人......沈一貫是否丟麵子,是陳、沈兩家的問題,何必把罪過強加在韻兒頭上。她隻是不善言辭,也不喜歡解釋而已,但我相信她。”呂嬛語氣很凝重,顯然是不認可黃茜的說辭。

“嬛姐姐說的對。茜茜,你誤會韻兒了。”雖然黃茜是站在自己這邊,但張忻還是嚴肅地糾正了她,“這幾天我把家中下人都派了出去,在東錢湖幾處名勝之地蹲守,共遇到了韻兒一十七次,每次都不是單獨與那名男子,他們身邊還有一名十歲左右的女童。”

“咦?!這倒是個好法子!”黃茜知道,那二人做那種不可描述之事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但她還是有些不喜歡那個人。

“這是嬛姐姐的主意,我可想不到這樣的法子,來證明韻兒的清白。”張忻笑著走到呂嬛身後,摟著她的脖子親昵地說道。

“可是證明了清白,這婚約豈不是更難解除了?”黃茜心中有些迷茫。

“所以啊!我們得先去見見這位先生。”呂嬛覺得有著如此高超畫技的人,稱得上一聲先生。

“找他做什麼?我們都去呀?”

呂嬛端起一杯熱茶呷了一口,嘴角向上彎曲:“若強行解除婚約,責任都在陳家和韻兒身上,他......憑什麼可以坐享其成?!”

張忻聞言,心中歡欣鼓舞,脆聲說道:“嬛姐姐說的對,他不可以置身事外,再不濟,也有我幫他!”

“就是有些便宜了他!”黃茜仍然有些不服氣,但也默認了二女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