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二十七年,十月中旬,大魏動亂再起,南北皆有戰事。

時至八九月,完顏阿骨打率眾自上京南下,出青口入關劫掠,奪得人口、馬匹無數;建州女直出遼陽圍困錦州,李如鬆率部馳援,被完顏宗望在鬆山伏擊,隻得撤回寧遠,最終由市舶司從海麵運輸輜重,這才保全錦州。

同月,明廷發表討賊檄文,以兵部尚書孫承宗為帥,率六萬精銳北伐江淮,黃得功、左良玉鎮守荊州府。

蜀王朱厚照積極響應,親率三萬大軍北伐漢中府,逼的西都留守李承不得不向六鎮及大都求援,一直到十月才勉強守住漢中。

武帝被搞的焦頭爛額,恰逢此時契丹遣使者來訪,希望可以聯合宗主國一起討伐完顏女直部,武帝允諾。

十月初旬,武帝正式革去李如鬆之職,封高歡為薊遼總督、領平州牧、假節鉞,都督遼東內外諸軍事,領六鎮之兵出關清剿建奴;同時派遣元榮為河北督師,領六營京衛北上牽製完顏女直。

出征前日,武帝設壇祭祀,並許下平遼封王的承諾,親自將高歡、元榮送出了二十裏地才折返京師。

不過出軍前糧餉的環節還是出了點岔子……

…………

“糧餉不足?國庫足有銀七百多萬、錢一千二百萬貫有餘,怎麼連出軍遼東的軍費都籌不出?”

大軍糾集完畢,鄭平卻是在這個時候呈上了一份折子,上麵清晰的記錄了這幾個月來的支出。

首先,光江淮的軍費韋孝寬和王思政兩人就連上了幾封奏書,折中後也花了約莫四百萬貫,侯景又求了一百萬貫,這五百多萬貫就沒了。

為了讓漢中附近的士紳豪強出力,李承又上奏索求一百萬貫,後經元修斟酌後給了八十萬貫,餘下的錢分給了六鎮之兵,這才勉強平了漢中。

之後還要賑災、修河壩、操練、甲胄、火器……各種雜七雜八的支出,到了年底不赤字就不錯了,哪還擠得出軍費?

元修將折子狠狠地拍在案頭上,整個人陰著一張臉,手指輕打著桌子。

鄭平也不敢說話,隻是默默將茶水倒好,便一直在一旁候著。

“繡衣都回來了嗎?”元修突然看向鄭平,平靜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陰驁,像是釋放了壓抑已久的殺意。

“陛下,都回來了,就在皇宮裏麵。”鄭平一驚,立刻開口回道,心裏已經猜到了這位主子的打算。

“去籌些軍費回來吧,不管是銀錠還是銅貫,湊夠二千萬回來……剩下的朕也不管了,平遼的軍費就到此為止。”元修淡淡的說道,突然猛咳一聲,很快捂嘴的帕子上又多了一絲血跡。

不管高歡有什麼法子,他能給出的支持隻有這麼多了,倘若還是不能平遼……

“老奴……老奴遵旨,一定替陛下多籌些軍費回來。”見主子這般模樣,鄭平眼圈一紅,卻也知道孰輕孰重,叫來太醫後就走出了東堂,大步流星的向繡衣監走去。

第二日,京師城內大部分的文官士族都被繡衣使者拜訪了一遍,通過各式各樣的方式拖走了大量的錢財帛布,就連埋在地下的銀錠也沒放過,搜刮之程度堪比於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