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產褥期要注意的細節(7)(1 / 3)

此外,寶寶吸吮乳頭的力量比想像中強。常常會有乳頭龜裂受傷的情形發生。孕婦們在進行乳房按摩、乳頭保養時,可利用身體的護膚乳增進潤滑度,使按摩程序更加順利。

產後胸部護理兩大步驟

結束生產後,慢慢地母乳就開始分泌。當然一生產完即需讓寶寶吸吮母乳。雖然乳房脹奶的時間因人而異,但大部分的人都在2~3天左右開始。

起初幾天母乳分泌並不順暢,無法潺潺流出。寶寶出生時就擁有所謂的“便當與水壺”,其中儲存了相當程度的營養與水分。因而無需拘束於育兒書中記載的必需量與規律的喂奶時間,且隨著寶寶吸奶的次數增加,乳汁分泌會越來越順利。母乳喂養博士指出,寶寶出生30分鍾內進行第一次喂奶,之後24小時內喂奶7次以上者可算是最成功的母乳育兒。

產後胸部護理的兩大步驟為:

①鬆弛。寶寶吸吮乳頭的刺激下,乳腺開始運作,乳房也有膨脹性的疼痛。分娩後20天(因人而異;也有持續1個月者)稱為乳腺擴張期。

這時候的乳房最為敏感,必須使用較鬆、具柔軟支撐的產褥胸罩(乳帶)來護理。最好選擇開前扣者,不僅容易進行乳房按摩,同時可預防喂奶時乳汁溢出,更換溢乳墊也很方便。因為背部無鉤扣,過了乳腺擴張期,於夜晚睡眠時使用也非常舒適。

每次都將乳腺中的乳汁吸幹,這是順利喂奶的方式。若無法促進乳腺血液循環順暢的話,則會形成淤血般的閼乳現象(乳房中母乳異常的聚集),而導致乳腺炎。

乳腺擴張期,除了使用品質柔軟的產品外,更需詳記罩杯尺寸,才能使觸感舒適,罩杯發揮效用隻20天,但對乳房而言是最重要的20天。新媽媽們的心情與乳房鬆弛胸罩的效果是無法預估的。

②束胸。乳房按摩後再讓寶寶吸吮母乳。未按摩前的乳房緊繃結實,待放鬆柔軟後乳汁較易流出,寶寶也才容易吸食。

蘊藏豐富的乳房脂肪層開始減少,相對地乳房的彈性也隨之變弱。然而此時乳房的容量與懷孕7個月時相同,一般約增兩罩杯。而且進入母乳充分的喂奶期胸部,若與懷孕中尺寸相同以脂肪為主的胸部比較的話,其重量更是加重,因此容易下垂。

所以,必須使用可支撐乳房下胸圍的產後喂奶用胸罩,強力提升下罩杯至腋下的重量,同時肩帶可調整鬆緊,使乳頭與背部成直角線。

喂奶要簡單,胸罩布料需洗滌力強,具備溢乳墊防止乳汁溢出,采用後鉤扣使乳房下胸圍部分可分三階段調整,這才算是理想的胸罩。

生產1個月後,子宮恢複原狀,各部分器官也都歸回原位,乳房下胸圍的周徑約與懷孕5個月時相同。也許你會認為乳房下胸圍的尺寸早該恢複原狀,但是乳房下胸圍至腰部之間的鬆弛是最不易消除的。惟有配合產後塑身兼喂奶用的胸罩,在胃部無進食時將背後鉤扣慢慢係緊,不要過分勉強,一步步循序漸進才會達到效果。

運動之後穿上彈性衣,慢慢塑造出身體的曲線,產後的胸部也可以說是與產前相同的。在使用產褥胸罩後,接著改穿使胸部挺立的喂奶型胸罩。你將對斷奶時的胸部曲線更具自信,且隨著寶寶的成長,漸漸蛻變成美麗成熟的媽媽。

339.腹部的保養

腹部的體能訓練

腹部的體能訓練可以在床上簡單進行,仰臥、縮起兩腳,輕輕抬高腳後跟,緊縮膝蓋,背部好像沉入床墊般的感覺,頭要筆直地躺在枕頭上,收起下巴,兩手握拳,貼放在身體兩旁;緊縮臀部的肌肉,再放鬆。接下來,采用一樣的姿勢,這次是收縮陰部的肌肉,這和生產的方法一樣,緊縮之後,靜止2~3秒,然後再放鬆。這個運動要一邊深深吸氣,鼓起又凹下腹部,一邊來進行。

身體(從腹部到腳部)的肌膚保養要訣

①按摩的原則,是朝向心髒,幫助血液回到心髒。

②由於水分蓄積在下半身,所以腳部容易浮腫;從腳趾到大腿根,都要進行體能訓練。

③定期進行肌膚保養和運動才有效果。

腹部的變化

①妊娠之後,因懷著胎兒和大量羊水而隆起的腹部皮膚,會因伸展而失去彈性;而且,環抱著沉重腹部的腰圍上,也會漸漸附著多餘的贅肉。

②妊娠之後,除了子宮變大之外,腹肌也會因為妊娠激素,而一時肥大。

③受到妊娠激素的作用,關節會漸漸弛緩,由於連接關節的韌帶柔軟伸張,所以,腰部會寬鬆,脊柱會彎曲。

④為了支撐妊娠中沉重的身體,腳後跟的關節會收縮,腳也會變胖,腳底心容易變得扁平。

⑤產後由於經常抱著寶寶,手臂會漸漸變胖。

腹部的保養

①妊娠紋的處理。

塗抹擦身油、衝淋冷水(20℃以下)來緊縮腹部肌膚;然後,再塗擦防曬油,一邊預防受到紫外線的傷害,一邊做日光浴。妊娠紋就會漸漸地不那麼明顯。

②腹部按摩。

指尖蘸取少許擦身油,按摩腹部,從下腹部朝向胸部的方向來進行按摩,慢慢地從中心往腰的外側方向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