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陰道感染,則陰道黏膜出現紅腫,白帶有膿液,此時患者常有低熱。
③子宮內膜感染,患者自覺下腹疼痛,白帶增多,且多為膿性,有臭味,同時體溫升高可達38℃以上,此時如能及時治療,感染會很快得到控製。如果不及時治療,炎症可繼續擴散,侵入子宮肌層或子宮周圍組織,患者會感到下腹劇痛,全身不適,體溫可升高到40℃,並打寒戰。如果炎症再不能控製,便會蔓延到腹部,引起彌散性腹膜炎,病情表現更為嚴重,除高燒、寒戰外,腹痛進一步加劇,出現惡心、嘔吐、呼吸急促、神誌不清,有少數患者會發生敗血症、毒血症,如搶救不及時,則可能造成死亡。
因此,一旦發生產褥感染後,一定要及時、徹底地進行治療,以防炎症擴大蔓延和留下後遺症。特別是產婦如在產後出現體溫升高等症狀,不要自以為感冒而忽略,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去檢查。
為防止產褥感染,要注意預防。預防應從懷孕期間開始。懷孕期間要注意清潔衛生。積極治療原有的感染病症。在懷孕的最後一個月及產後42天中,一定禁止性交,並不洗盆浴。分娩時,如果發生胎膜早破、產程延長、產道損傷、產後出血,應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產婦在分娩時,要盡量多吃新鮮食物,多飲水,多休息,以增加身體抵抗力。分娩後,產婦要注意飲食營養,盡量早期下床活動,及時小便,以避免膀胱內尿液滯留,影響子宮的收縮及惡露的排出。同時要注意產後會陰部的清潔衛生,最好使用消過毒的衛生紙和衛生棉。
338.乳房的保養
乳頭按摩的方法
①壓迫按摩。手先支撐同側的乳房,以另一手的大拇指、食指與中指壓迫乳頭。需使用指腹“一、二、三”慢慢加壓,“四”時則放鬆,然後再以指頭輕輕按壓乳頭全部。
②橫向搓揉與縱向搓揉的按摩。橫向搓揉是將手指置於乳頭的上下,並向側麵搓揉。不要用力扭,乳頭的上下朝左右搓揉,乳房的左右則向上下。縱向搓揉是使乳頭朝前縱方向,以拉放方式。也可使用上述的壓迫按摩。
若乳頭有異常情況時,可求助婦產科護士。
乳房基底部按摩
促進乳汁分泌的按摩方式很多。雖然產檢時醫生與護士會給予基本的指導,但以下介紹的簡單方式不妨作為參考。
從孕16周(5個月)左右開始到產後,不僅要按摩乳房,基底部的搓揉也相當重要。
①側麵的按摩。
a.以與按摩乳房相反側的手包圍下乳房,進行乳房的按摩。
b.以與按摩乳房同側的手貼於乳房的周邊上,並以大拇指與手掌的力量以肩為基點向上下搓揉,同時也將乳房從基底部向前中心推擠。
②斜下方的按摩。
a.以與按摩乳房相反側的手置於乳房斜下方,支撐並做上下按摩。
b.將另一隻手的小指的指腹放在支撐手的下方,以肩為基點向斜上方向推壓,手臂上下移動。
③由下至上的按摩。以與按摩乳房相反側的手掌托住乳房的下方,將另一隻手置於支撐手的下方,剛好小指根部位於乳房的正下方,此時小指直接用力,向上推擠乳房。
產前產後每天必須進行的基本護理
①懷孕中。左右乳房各一次的乳房基底部按摩(從側麵的按摩—斜下方的按摩—由上至下的按摩)及左右乳頭各2~3次的按摩(按壓與縱橫搓揉)。此步驟一天需進行一次。但是,如果中途有腹部緊繃感,無需勉強,請稍做休息。
②產後。乳房基底部的按摩與懷孕中的要領相同,各3~4次,乳頭的按摩則在喂奶前進行10~15分鍾。若母乳順利流出,可縮短按摩時間。
凹陷乳頭及扁平乳頭的護理
寶寶吸吮乳頭時,會連同乳暈一起含在口中,但是有時也無法順利吸吮到乳頭,這可能是陷入乳暈部的凹陷乳頭,或乳頭凸出5毫米以下的扁平乳頭。
由於這種乳頭無法充分伸展,易使寶寶吸吮時受到阻礙。此型乳頭的皮膚凹陷,不常受到刺激,對外來的感覺也不敏銳。
若以此狀態直接喂奶的話,容易致乳頭龜裂,產生乳腺炎。如有這些情形者請就醫檢查。在懷孕16周以後,可積極進行乳頭與乳暈的鬆弛課程,並做乳頭拉出的乳頭按摩工作。重要的是每天要持之以恒,但是腹部緊繃時需立刻停止。
有扁平或凹陷乳頭情形者,尤需穿孕婦胸罩。少女時代開始的胸罩選擇與穿法會影響到乳頭以及產後乳汁的分泌。正確選擇胸罩,不但可以維持優美的胸線,也能保護到乳頭。
如果乳頭一直無法恢複凸出時,采用胸墊可獲得效果,雖然乳頭的形狀影響不大,但是在乎的人相當多。為了不使乳頭凹陷,以產前用乳頭保護墊來維護乳頭是最佳的選擇。對寶寶而言最容易吸吮的乳頭需具備以下條件:渾圓的形狀,足以讓寶寶含住的大小(直徑7~11毫米,高7毫米以上)。相當於小指第一關節的2/3左右,可以說是最適合寶寶吸吮的大小。而且具備柔軟伸展性,使寶寶容易吸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