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繼續助力,讓結局完美(4)(1 / 3)

舉了這麼多的例子,無非就是要說明,作為一名員工,隻有不斷的一層一層地攀登階梯,堅持學習,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閱曆後,才能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前景有更加明確和美好的向往,才能使自己適應急速變化的時代,才能不被職業枯竭感所困,不覺得生活變得如同一潭死水,沒有工作熱情了。那麼在工作中怎樣才能更好的學習呢?

首先,學習要有計劃。隻有有了計劃,才能有條理有步驟有係統,才能事半功倍。

同時,注意學習方法,隻有科學的學習,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好的學習方法應該是任何一個有誌於成功的人必須掌握的。

最後,要經常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獲得大量的反饋信息,從而調整自己的自學能力,以期獲得更大的進步。

卡耐基說過,學習與工作相伴,工作就是學習。能夠適應工作,實現自我而不被淘汰,靠的就是實力,而實力來自於知識的積累。雖然現代社會的機會非常多,但如果不學習,終有一天會被企業淘汰掉。隻有勤奮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是值得每一個職場中人深思的。

多接觸身邊的工作狂

先來說兩個家喻戶曉的工作狂:

魯豫在上海出生,在北京長大,1988年她考上北京廣播學院選擇讀國際新聞專業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將來有一天要吃電視飯的。那個時候,她的想法是當個國家領導人的翻譯啦,或者到聯合國去做做同聲傳譯。人生從來都不會按著小時候的玫瑰計劃逐步展開,更何況魯豫是個不喜歡設計自己的女孩子,今年不知明年事,這麼活著才有驚喜嘛。

她承認自己是特迷戀鏡頭的女人。那個紅色的小燈一亮起來,她就徹底興奮了,天天四點鍾起床之類的苦楚統統忘記幹淨。而小燈一滅,第二秒鍾她就七歪八倒不成人形。魯豫毫不諱言自己是女工作狂,喜歡自己給自己壓力,所以注定沒有好日子過。

比如住房,沒有挑選餘地,必須搬到離公司數分鍾腳程的地方。即使如此,魯豫仍然覺得意猶未盡,最好搬到電視台裏麵來住,早上洗把臉就可以上鏡頭拚命。每天到了電視台,沒有人敢跟她搭腔,知道她忙著開工趕活,說個“你好”都心疼浪費了千金光陰。澳門回歸、迎千禧年兩次主持,她是一摞一摞的材料抱回家去看,抱到手軟。家裏地板上分門別類攤滿了資料,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整個人變得像個資料嘔吐機。

這個女工作狂特別樂意有大事出現,一到這種時刻,整台的同事都忙得發瘋,個個跟她一樣天不亮就開工,魯豫滿意地說:這才好,大家都刻苦讓我覺得挺安慰的,這時候我才切切實實地知道不是隻有我一個人在傻。所以,那些日子,她在台裏見一個人說一聲“最好天天澳門回歸”,搞得人人對她側目,覺得這個女孩子簡直匪夷所思。魯豫說,我也不是做電視主播才這麼敬業的,從小我就是個樣樣事情要做到最好的人,要麼就不做。

做電視必須應承很多變故,要有本事撐得下去。鳳凰台的一些新聞直播常常是臨時決定的,是否直播,完全取決於當時是否收得到衛星信號。那次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後有一個隆重的迎接遺體回北京的儀式。鳳凰台想做直播,定了主持人是魯豫,但是當天又突然告訴她不行了,收不到信號不做了。魯豫做完她的“早班車”就回家了,到家卸完妝準備好好休息,突然台裏一個電話打來:“魯豫,我們有信號了,馬上回來!”魯豫一看手表,剩下的時間是20分鍾。她跳上車子趕到台裏,重新化妝,被導演趕著進入直播室,一口氣還沒有來得及喘定,那個小紅燈已經亮起來了,陳魯豫張口就得說話。一般來講,這類直播,主持人說上兩三分鍾然後就會把鏡頭切到現場,讓觀眾看現場。可是魯豫的耳機裏卻傳來導演的話:“魯豫,我們現在有問題,接不到現場畫麵,你得往下說話,千萬別停!”魯豫就此一口氣說了20分鍾,直說到工作人員接到現場畫麵為止。事後,大家都大喘了口氣,全靠魯豫一張嘴巴,補了台。真夠驚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