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這個婦人真的就瘋了。
人的一生一世,說不定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會遇到大大小小的變故。穩如泰山,重如九鼎,處變不驚,是十分必要的。
在紐約市中心辦公大樓裏有一個開貨梯的人,與別人不同的是,他的左手齊腕被砍斷了。一天,有人問他少了那隻手會不會覺得難過,他說:“不會,我根本就不會想到它。隻有在要穿針引線的時候,才會想起這件事情來。”
處變不驚的心態,在關鍵時往往會起死回生。
德國一家電視台出高酬征集“10秒鍾驚險鏡頭”活動,在諸多參賽作品中,一組名為“臥倒”的鏡頭,以絕對優勢奪得了冠軍。
鏡頭記錄了這樣的場景:
在一個小火車站,一個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崗位,為一列徐徐而來的火車扳道岔。同一時,在鐵軌的另一頭,另一列火車正從相反方向駛進車站。顯然,假如他不及時扳道岔,兩列火車就會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時,扳道工無意中回過頭一看,發現自己的小兒子正在鐵軌那邊玩耍,而那列開始進站的火車就行駛在這條鐵軌上。
是馬上飛奔過去搶救兒子?還是馬上扳道岔以避免一場迫在眉睫的大災難?
電光石火的一瞬間,扳道工威嚴地朝兒子大喊了一聲:“臥倒!”同時快速扳動了道岔。
眨眼工夫,這列火車進入了預定的軌道,那列火車也呼嘯而過。列車上的旅客絲毫沒有覺察,他們的生命曾千鈞一發,危如累卵,而一個小生命則臥倒在鐵軌邊上,沒受一點傷。
這一幕,恰巧被一位路過此地的記者攝進了鏡頭。
在企業鞏固成果、繼續發展的過程中,常常再周密完善的防範也不能完全杜絕危機的發生,隻是能夠減少它的發生。因為在商業領域所涉及的變數太多,有政治上的突發事件、經濟中的政策調整、法律上的變動,還有自然界的風險、市場需求風險、財務風險等,舉不勝舉。而這些複雜的情況也不是一個人、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能麵麵俱到地考慮到的,更不可能事事都能未雨綢繆,預先做好準備。那麼,企業在反敗為勝之後要順利地繼續發展不再失敗,需有應變的能力。
廣東金龍集團在創業時還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企業,但它的公司老總黃達卻很有應變能力。他當時看準了中國的保健品市場,於是想方設法與廣州某科研機構聯係,希望他們能幫他研製出一種怡口爽神、健體增智的新型保健飲料。在金龍集團提供了市場構想及飲料部分原始數據後,這個研究所答應了;簽訂合同後,金龍集團向這個研究所提供了500多萬元的研究經費。在這一過程中,黃達考慮到萬一乙方失敗或中途退出,造成研製計劃不能如期完成所帶來的後果,於是多了一個心眼,要求研究所把他們的研究進展情況有個詳細的書麵報告,並且派了幾個剛從某化工廠挖來的研究人員以協助之名參與開發研製,了解進展情況及實驗細節。
果然,當這個研究所把飲料試劑開發出來後,該所的領導人打起了小算盤。因為這個飲料試劑的效果無論在色澤、口感還是成本上都是相當成功的,於是他們想通過自己籌措資金建立飲料廠獨占市場,而不願與金龍集團分享成果。研究所對外宣布開發過程由於種種因素陷入停滯狀況,無法繼續下去,該研究所願意賠償300萬元並向金龍集團道歉。
麵對這個情況,黃達並沒有感到突然,因為他從研究所遞交的報告及他派去的研究人員的彙報中就隱隱感到不對,覺得研究所想背信棄義,獨自享受成果。在這種情況下,一般的公司也隻好自認倒黴,接受不足的賠償。然而黃達卻有了自己的防範措施及應變措施,他馬上想出了高招:用高薪高福利去挖人才,尤其是這個研究所的幾個對試驗起關鍵作用的專家,同時他搶先向國家專利局申請了專利。雙管齊下,專家如約而來,研究所既失去了人才,又無法合法地生產,最終金龍集團如願以償,得到了新型保健品飲料的科學配方,在兩個月後一炮打響。黃達的應變能力在這場風波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逆境出天才
有人問一位著名的藝術家,跟從他習畫的那個青年將來會不會成為一個大畫家?
他回答說:“不,永遠不!他每年有6000元的進款。”
人的本領是從艱苦奮鬥中鍛煉出來的,而在財富的蜜罐中,這種精神很難發揚。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誌。
一個年輕的小號手被征召上戰場。在戰場上,他日夜思念著美麗的未婚妻。戰爭結束後,他回到家裏,卻發現未婚妻已經跟別人結婚了,因為有人誤傳他早已戰死沙場。小號手痛苦至極,離開家鄉四處漂泊。
孤獨的旅途中,陪伴他的隻有那把小號。他便吹響了小號,號聲憂傷而淒婉。有一天,小號手來到一個國家,國王聽到他的號聲,便召他入宮詢問說:“你的號聲為什麼這樣憂傷?”小號手便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國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