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奇遇(2 / 3)

老者稍稍猶豫了一下,“好長時間沒人問我的姓氏了,幾乎忘了,我姓章,立早章。”方中達略略沉思了片刻,道:“我們行走江湖的,注重一個義字,不然這孩子就叫章義如何?”老者道:“好,方掌門是叫這孩子不要忘了在行走江湖的時候行俠仗義啊,孩子,快謝謝師傅啊。”章義拜倒說:“謝謝師傅賜名,我終於有自己的名字了。”小章義說著竟熱淚盈眶了。方中達好像想起來什麼,道:“我光顧著說話,竟忘了,我們大廳說話,邊吃邊說。”說著幾個人向大廳走去。

一日,晴空萬裏,天氣是相當的好,方中達將章義叫到書房,章義這些時日與這方怡也逐漸熟了,又聽說師傅擇個好日子傳授自己功夫,那個高興,就連走路都手舞足蹈了。章義來到書房見師傅方中達正端坐著,等自己呢,走到師傅近前施了禮,退在一邊,等師傅發話,方中達道:“為師請人看了日子,今天是個好日子,為師傳你一套拳法,這套拳叫形意拳,這套拳就你師姐也不會呢?這套拳隻有招式,沒內功心法,如果你他日有緣,尋得這拳的心法,那可謂拳無敵手了。”方中達知道章義沒武功底子,就把自己小時候跟一個老叫花學的這套拳作為入門教給章義了,他真沒有這內功心法,若有這心法,那方中達的名字不會隻在開封地界響亮了。這章義學的很用心,這形意拳共八八六十四招,用了一天的光景,這章義已然學的有模有樣了,喜的方中達讚不絕口:“真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

章義自從學了形意拳起早貪黑勤加練習,已經練得很純熟,章義的爺爺看在眼裏也喜在心裏,但有時候也時不時聽到他的歎息聲:“可憐的孩子啊!”說起章義的爺爺,也不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他本是江南黑虎門掌門路遠東的師爺章良,也就是軍師,隻因得罪了路遠東的兒子路龍煒,被路遠東趕出黑虎門,還將他兒子兒媳殺了,隻剩他祖孫二人流落江湖,還要時刻提防黑虎門的追殺。黑虎門掌門為了斬草除根,派出弟子到處打探,現在已摸清他們的下落,隻因在易行門地界,黑虎門也不敢貿然行動,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這易行門跟少林寺還有一點淵源,易行門掌門方中達是少林寺俗家弟子,如若黑虎門動了易行門,少林寺肯定不會袖手旁觀,路遠東心裏顧忌少林寺,所以遲遲不敢公然進攻易行門。

易行門的後山是一片茂密的鬆林,鬆林中有數不清的碎石,這座破山也有名字叫龜山,好像這座山山名的由來是一個笑掉牙的傳說,一隻海龜迷路吃了張國老的毛驢,變成一隻可怕的大龜,天上的神仙怕大龜禍害人間,將大龜變成一座山,這個傳說代代相傳,使這座山遠近聞名,雖然不高,不險,不奇,有不少好事者經常來龜山遊玩,據說,想找到大龜吃剩下的張果老毛驢的骨頭,回去煮骨頭湯喝,真是奇哉,怪哉,真應了那什麼大千世界雲雲。這龜山可是易行門的禁山,凡易行門弟子膽敢擅自入山者,殺無赦。

這一日,章義和方怡來到山腳下捉蟋蟀,玩得興起,章義提議爬山,方怡連忙阻止道:“這龜山是我們易行門的禁山,我不能上去,小師弟,你也最好不要上去,聽爹爹說,這山上不幹淨,鬧過鬼的,我們還是回去吧。”章義笑著說:“沒想師姐竟相信這山上有鬼,我爺爺說了,這世上是沒有鬼的,有的隻是人變鬼,這鬼是假鬼,肯定是人。”方怡道:“師弟,你不要瞎說,你不回去,我可回去了,我們易行門的人到山裏會被殺頭的,我可不想死,我娘說,還要給我找個好人家呢!”章義嘿嘿笑起來:“師姐好不害臊啊!”方怡聽章義來取笑她,一個擒拿手過來,章義不自覺的就用了形意拳的招式拆擋,方怡一驚,“這是什麼功夫?”

“是師傅教我的形意拳,你會嗎?不會吧,師傅說了,這套拳法,師姐是不會的。”

“爹好偏心,這麼厲害的拳怎麼不教我呢?”方怡說著,聲音竟有些哽咽了。章義見師姐傷心,不知如何是好,小聲的說:“若不然,我教師姐。”方怡聽了,似乎更加生氣,“哼”了一聲,說:“我才不會跟你學呢,我要去找爹爹,不跟你玩了!”方怡說完就跑開了。章義呆在那裏,愣了片刻,等他想起要回去時,竟不知如何回去了,他迷路了。章義不知不覺,鬼使神差竟朝山裏走去,這龜山並不高,最多也就二百多米,章義聽師姐說龜山鬧鬼,還說是禁山,好奇心驅使,竟想到山裏看個究竟,山路很難走,雜草叢生,有路似乎又沒有路,隱隱約約能看見一條好像很久以前存在的山路,由於很久沒人走,已大部分被雜草覆蓋。天色漸漸變暗,已是黃昏時分,山林間時不時出現一些怪聲,不知是什麼聲音,章義有些後悔了,不該一個人上山,如果遇到野獸,自己再也見不到爺爺了,想著竟嗚咽起來,天空這時烏雲滾滾,狂風大作,這時章義想起師姐的話,山上鬧鬼,不禁渾身打著哆嗦起來,沒多時,大雨傾盆而下,章義來到一棵大樹下避雨,可雨水已把他澆了個裏外透,落湯雞一般。該如何是好,天色已暗,想回去,根本看不見路,周圍一片漆黑,現在一想,師傅和爺爺肯定擔心自己,就是再難走的路也要摸回去。山路本來就難走,這下過雨的山路更是難走,比蜀道難稍微差一點,章義冒著雨,一步一滑,向山下走,他也不知對不對,是不是這個方向,他想隻要到了山下就好,反正山不高,其實他不知道這龜山雖然不高,但綿延三百裏,山連著山,就是當地人,也不敢進山,怕迷路。

雨漸漸停了,章義迷迷糊糊走著,也不知走了多少時間,竟還沒有下山,現在他又怕又餓。這時,他聽到一聲狼嚎,就在近處,他撒腿跑,一個不小心,嘰裏咕嚕,滑倒了,向山下滾去。

章義醒來時,已是一天以後了,他整整昏睡了一天一夜,這時腦袋特別的疼,疼的要裂開似的,肚子也咕咕叫起來。這是什麼地方,是怎麼到這裏的,章義什麼也想不起來了。

章義摸摸四周,好像是石壁,什麼也看不見,他覺得自己是掉進一個洞裏了,心想這下完了,自己究竟在哪裏啊,正無可奈何,聽見自己身邊不遠處,有稀裏嘩啦的流水聲,心想有水肯定有出路,於是,他摸著牆聽著水流的方向走著,這時,他高興起來,看見了光亮,當他走到那亮光的近處時他發現一塊石頭在發光,他摸了一下石頭感覺很燙,接著他又看到石頭不遠處有一個石碗,一個石頭桌子,一個石凳,這裏好像有人曾經住過,桌子上灰塵很厚,他將石室內打掃了一下,他也不知怎麼辦,現在先在這裏住下,想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自己怎麼會在這裏,他忽然想起自己是誰,竟然什麼也記不起來了,越想頭越痛,隻好停下來,在他打掃的時候在石桌上發現了一本書,也不知道是什麼書,隨手扔了出去,這時想起來,不知什麼時候能出去,雖然自己討厭讀書,但呆在這種鬼地方,如果沒有辦法打發時間,還不如一頭撞死,想到這,開始在石室裏找自己扔掉的那本書,最後好不容易在一個角落將那本書找到,他拿到發光石旁邊看了看,書得封麵是梵文,他眼睛一亮,他是認識的,第一頁清楚寫著七個字,達摩日記手抄本,這就是傳說中的達摩日記嗎?他的腦子在高興的一刹那又疼了起來,肯定在哪裏聽過達摩日記,不然不會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達摩內功心法:第一式,望盡天宇路。第二式,意會易筋經。第三式,盡心皆如意。第四式,無上天尊。章義隨意的翻了翻,發現裏麵還有失傳久遠的大悲掌,這時他內心激動起來,如果這本書出現在江湖的話,肯定會引起一番腥風血雨,可自己現在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又有什麼心情去練這書裏的武功,可又無聊的要命,這時肚子也餓了,他想了想這水裏如果有魚就好了,他下了水,伸手在水裏來回摸了摸,“啪”一條魚濺起水花打了他一臉,不一會他就捉了幾條大魚,每一條大概有半斤重,沒有火怎麼辦,因為有兩天沒吃東西了,他實在忍不住了,大口大口的嚼起來,覺得這魚除了有腥味,其實挺好吃的。吃完東西,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章義將那本達摩日記拿了出來,達摩內功心法第一式望盡天宇路,章義用了兩天的時間能將心法的大體意思能理解透,用心揣摩起來“達摩心法,意守丹田,氣循環宇,周而複始,百彙聚法……水火交融,無堅不摧。”章義在石室內,渴了喝泉水,餓了抓魚吃,把剩下的時間都用來練習達摩內功心法,這達摩內功心法第一式,望盡天宇路,章義反反複複用了一年的時間才練成。這一天,章義再也不能從水裏撈出魚來吃了,心想如果再不想辦法出去,以後可能要餓死在這裏了,該如何出去呢,章義試著用達摩內力去推一麵的牆壁,當雙掌拍在牆壁時,隻是表麵牆上的碎石有些掉落,石室似乎在嘲笑這個少年,這一推讓章義也吃驚不小,自己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大的內力,有些高興也有些害怕。突然,他看見那張石桌,他想起以前的主人,他是如何出去的,肯定有出路,他試著找出走出石室的機關,終於讓他看到了,在桌子旁邊的那個石碗,他以前從來沒有用過,去拿那個碗,可那碗沒有動,他將碗轉了一下,奇跡出現了,“轟隆”一聲巨響,一扇大型的石門出現在章義的麵前,章義快步走出石室,當他走出石室後,石門又是“轟隆”一聲關上了,站在外麵看,根本看不出這裏有這麼一處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