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說說你的高見(3 / 3)

三皇子得到消息的時候,稟退了左右,對魏國公是一頓臭罵!

他肯定會罵啊!

他覺得,那山匪本就是大皇子的人。

如今,派大皇子去談,那結果必然是成功的啊!

這魏國公看著聰明,沒想到卻是個大蠢貨!看逸嶺山凶險,便以為可以借此除去大皇子。卻不知是給人送了個大功勞!

真真是為他人做的一手好嫁衣!

大皇子在接到聖旨的時候一臉懵逼。

待知道是魏國公提議的後,麵上更是閃過一絲陰狠。隨後,斂起所有情緒,謙和有禮的送走了來傳旨的太監。

因江凝雪的信上,隻給了五日的期限,所以聖旨下達之後的第二日,大皇子便啟程出發了。

此去是奔著招降而去的。

所以,蕭慶帝批下來的贖金,比江凝雪信中的要求還多出兩百萬兩。直接給湊了個整。

大皇子未帶兵馬,隻帶了十名隨行的護衛,和二十名押送銀兩的侍從。

可謂是十分的輕裝簡出了。

這裏就要誇一誇,蕭國的民風了。

大皇子雖帶的人手極少,但一路卻十分的順遂。

隻用了不到兩日,便到達了逸嶺山。

這情況若是讓江凝雪知道了,必然是要罵一句“愚忠”的。

明明個個家中都過的無比艱難,碰到這種機會,怎麼就不知道順勢而為,直接給搶了呢?

難道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困境都是這些高高在上的權貴們造成的嗎?

可那個時代的人,怎麼可能懂得這些?

他們從生下來,便被灌輸了,人有三六九等的思想。

人家是皇族,血脈高貴,生來就是該享福的。

我們是賤民,生來就活該要被奴役的。

反抗?那可是天家!你有幾斤幾兩,敢與天鬥?

江凝雪雖然穿越到了這裏,但她的思維還是現代的思維。一時半刻,還是理解不了這個時代的邏輯的。

至於三皇子為何不暗中行刺,那就不得不提,皇家的製衡之術了!

三皇子之母,賢妃娘娘乃是個平民女子。

所以他們在朝中並無甚勢力。倚仗的無非是蕭慶帝對賢妃的那點寵愛。

這也是三皇子豢養私兵的最大原因。

他有野心,但並無實力。

隻能通過豢養私兵的手段,來為自己爭取些許的機會。

而大皇子則不同,他的母妃是吳清雅吳貴妃,外祖是當朝的丞相。

要說這幾位皇子中,能與太子抗衡一二的,那也隻能是他了!

所以,在太子未倒之前,三皇子還是樂意大皇子活著的。

大皇子帶著相當的誠意,來到了逸嶺山。卻直接被攔在了山腳下。

雖心中慍怒,但也不敢多說些什麼。

聽之前回宮送信的官兵講:此處的山匪十分的凶悍,而且還極善謀略。寨中還飼養著猛獸作為武器。

所以如果不是太過分,他便忍一忍又何妨?

山腳的兄弟回寨中報信。

江凝雪得知消息後,便命人將大皇子蒙了雙眼帶進了寨子。

銀兩自然也運了回去。

至於大皇子的隨從,命人綁了,跟那五萬殘兵扔在了一起。

那大皇子也不敢反抗。

被解開蒙著的雙眼時,已身處寨中的大堂了。

江凝雪從擄回四皇子那晚,便讓鬼佬給自己易了容。等的便是今日。

大皇子見她雖穿著與平民無異,但此時正端坐在大堂的主位之上。便認定,她就是寨主。

微笑點頭示意後,便自行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開口道:“這位想來便是寨主了吧?聽聞,前些時日,寨主將我那四弟請來此處做客。不知,如今他在何處?”

江凝雪對於他的不請自坐,很是不以為然。冷哼了一聲,道:“不知閣下是哪位?不請自來不說,還一點兒禮數都不懂!未經主人家同意,便自行落座,是否有欠妥當?”

其實,京中的耳目早已向她通報了消息。她也知道此人就是大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