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多年的家庭素質教育的實踐中,我有這樣一個體會,那就是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具體地說來,便是問題孩子一定出自問題家庭,而問題家庭則一定來源於問題父母。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至關重要,父母的行為、性格、心理、生活習慣及思維方式,將決定孩子的行為、性格、心理、生活習慣及思維方式。
暴力型的父母會使孩子也染上暴力的行為,而愛虛榮、愛貶低別人的父母,也會讓孩子成為愛擺譜、愛炫耀的人。如果父母的行為給了孩子負麵的影響,那麼很可能孩子的發展就會充滿負麵的能量,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所以,為人父母的首要責任就是在孩子眼中樹立榜樣,孩子在人生之初很多觀念與行為都來自對父母的模仿。孩子是從父母身上學會如何做人的,如果父母給了孩子正麵的引導,孩子就會成長得積極向上;如果父母的行為出了問題,就將無法保證孩子的品質。
孩子的成長為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留守孩子這個群體,如果父母是過於放縱自己,讓自己的行為遊離於社會道德規範之外的,那麼孩子遇到不良刺激也容易鋌而走險;如果父母是感情淡漠、疏於對孩子關心與嗬護的,那麼,孩子也一定是與父母關係疏遠、行為非常叛逆的。有時候,孩子在童年因為情感沒有得到滿足,會把這種不滿的情緒帶到他的成年生活中去,這會使他的人生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灰色。
如果父母是非常有責任心的,經常與孩子保持密切的溝通,經常陪伴孩子,那麼,這個孩子通常會成長得比較順利,成年以後也不會因為曾經與父母分離而造成心理問題。
孩子的未來都在父母今天的選擇之中,我特別理解在外打工的父母為想要改變家庭的生活所作出的努力,你們很辛苦,但是在我看來,為你們留守家鄉的孩子更不容易,他們小小年紀便飽受與父母分離之苦。
請多多理解你們的孩子,不要一心隻顧賺錢,忘記了孩子也很需要你們。請讓孩子知道你們雖然相隔遙遠,卻從來沒有忘記他們,讓孩子明白並感知你們那顆愛他們的心。
據我所了解,大多數留守孩子的父母是非常有責任心的,他們關心孩子的學習,牽掛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也有一些非常讓孩子失望的父母,他們把孩子托付給老人或監護人,很長時間不給孩子打一個電話,或幾年不回來看望一下孩子,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傷害。像這樣的父母責任心嚴重喪失,他們的孩子也會因此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想要讓留守孩子的處境有所好轉,離不了在外打工的父母的努力付出。
如果父母是非常有責任感的人,那麼孩子一樣會成為非常有責任心的人。我們的社會需要責任感,需要有責任心的下一代。
以上十大方法是我在多年的家庭素質教育的推廣中總結歸納出來的,在十幾年的時間裏,這十大方法幫助了成千上萬個家庭撫平心靈創傷,重新找到了親情,找到了父母和孩子和諧相處的幸福。
我也想通過這十大方法,給在外打工的父母和留守孩子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讓在外打工的父母發現自己行為上的問題,及時地調整自己與留守在家鄉的孩子之間的親情互動,多給孩子一些傾訴的機會,多傾聽你的孩子那寂寞的心聲。
隻有這樣,你才會聽到那久違了的孩子的笑聲,你的家庭才會找到往日的溫馨與和諧,孩子的日記才會出現溫暖的回憶。如果你看了此書以後,觀念與行為上有所改變,與你的留守孩子有了更親密的交流,那我將非常高興。
祝福所有在外打工的父母,祝福所有留守在家的孩子。祝你和孩子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