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朗月(1 / 1)

朗月城,千年前本是一座毫無生息的山陲村落,不知是何時興起,隻知這開城祖師乃是個寒酸的落第書生,其人身諳儒道陰陽風水之學,博覽群書,卻久試不中,頗為失意,然而,卻是很快便從中超脫了出來,拋開功利之事,獨身周遊四方,以圖逍遙。

便是在機緣巧合之中,那書生流落於附近的淩雲山,一眼便看出此山風水奇佳,乃是安身之最佳場所,有聽聞附近村鎮眾人說此山名叫淩雲,心中暗驚是名字自何人而出,再問卻也沒有什麼答案,當下便不再糾結於此,攀山而上,將畢生所學化作一條結界,垂於山巔,並以此為機緣,引來了畢生的獨門弟子“蕭月淩”。

那日蕭月淩上山便見書生盤坐山巔,氣勢威嚴,當下竟是身不受控,伏於地麵,頓首不起,書生起身緩步將其扶起,問道收徒之事,蕭月淩自是臣於其人,自此居於山中,一心接受傳教。

百年之後,書生不告而別,蕭月淩拜天三巡,取來書生為己所做的隕鐵所製之劍,下山而去,四方爭討,竟是將當時名氣甚重的“絕月”“幻月”“齊月”三門家族一舉消滅,收殘眾萬餘,歸於淩雲山,建了這座朗月城,之後又收三徒,一者留守城池,二者歸山立派,三者便是出去尋找那個窮困書生,自己則回到淩雲山後一個隱蔽洞穴,靜修閉關。

又是逾半百年歲之後,月亮光輝照亮了整座山脈,白燦燦的有些冰冷,這夜,蕭月淩羽化,終年二百二十七歲。

朗月城的名氣自創建以來便十分鼎盛,百姓商人工匠醫師奇士皆以居住於此為尊,由是城池繁榮日盛,偉岸世間。

方今天下,北有皇室朝廷勢力,不幹修真江湖,統領凡塵事務,中有朗月城、淩雲宗合力與朝廷交好,同時研討修真法門,南方百越唯以“嘉寧縣城”勢力日上,求索真道之理,祈求長生。

※※※※※※※※

烈日當空,溪水潺潺,風攜塵土微起,慵懶了過路的旅客。

在朗月城郊外十餘裏處,碧草微擺,隨溪水輕然曼舞,溪流旁,一條堅實的黃土古道橫擺曲折,遠遠直達朗月城門。天空蔚藍,白雲遊狗,不時遮下幾片悠悠陰影。

道中,一輛木車“吱呀”不止,車前一頭淺黑色叫驢跛著蹄子慢慢走著,顯得頗有些疲憊。

“爺爺,我們什麼時候能到啊……”一個嬌柔女聲帶著幾分無奈自木車上傳來。

隻見這木車上乘了一老一少,老人麵上褶皺橫生,鬢角額上已透白影,看去已然是六旬之年了,朝著烈日,滿目滄桑,卻是絲毫不見勞頓之意,而少女那朱唇青絲,麵上夾著幾縷汗絲,顯得有些勞累,給本就俊俏的容顏徒增了別樣的美,說話時,隻見睡眼又惺忪了幾分。

“就快要到了,小夢啊,再有半個時辰,我們就可到這朗月城中去找尋你姑父了……”老人驅著驢車,不知疲倦地緩緩道。

微風借著暖熱的陽光肆意流動,一縷縷微塵在木輪之下靜靜揚了又落,中午時分,人煙已歇,孤零零一輛木車在這荒蕪的郊野就這麼隨意的走著。

※※※※※※※※

朗月城,不同於郊野的荒涼,正午時分,道旁搭起的陰涼蓬蔽處仍有人頭攢動,寬闊的道路兩旁小販擺著種種解渴取涼的水果,叫賣之聲不再嘈雜,卻也是頗為熱鬧。

朗月城建成之初,首任城主召集城內優秀工匠在城內建立起座座高樓,整齊規嚴,斜四方而分列。中央築有縣衙及城主家室居所,又有城中護衛士兵安棲之地,規模宏大,卻也是各處格局分明,可互不相幹。中央樓群修築四門以供進出,四門各出一條大道,直通城門,寬逾五丈。

南門迎接大量來城者,是故南路之中常年有外來賓客及商市雜耍之士,長此已久,形成了多個大型集散地,規模頗大。

正午時分,便是此處長見人影,且終日不見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