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成功的門票。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人脈。有良好人脈的人,在成功的路上往往能夠走得更順暢、更長遠。
人脈需要我們去建立和維持。我們都知道“投桃報李”的典故,在危難中給予我們幫助的人,我們對他們提出的要求會非常重視,往往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所以,以友誼為出發點,使自己成為別人的貴人,是我們維持人脈的一個重要方法。
進入職場五年的張麗,根據這個原則建立了廣闊的人脈圈。她走到哪兒都能找到朋友幫忙,辦起事情來也是順風順水。
對她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能建立起如此廣泛的人脈關係,大家都感到很奇怪。麵對大家疑惑的眼光,張麗這樣說:“其實,我並沒有什麼特異功能,隻是因為我和別人交往的時候,不是把他們當做陌生人來交往,而是當做朋友般對待,並且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不是帶著功利的心態應付對方。”
看著大家還是一知半解的樣子,張麗解釋道:“舉個例子吧,上次在我們公司和F公司共同舉行的聯誼會上,我看到了鬱鬱寡歡的李姐,便走過去作了自我介紹。出於禮貌,李姐也遞過來她的名片,接著我們便交談起來。從交談中,我知道原來李姐是因為母親腰椎間盤突出而煩惱,我突然想到自己認識一個這方麵的專家,於是,在聯誼會後,便把這位醫生介紹給李姐,使李姐母親住院節省了很多複雜環節,對此,李姐很感激我,而我們也成了好朋友。有了她做朋友,以後公司合作就方便多了。”
成為別人的貴人,他日別人也會成為你的貴人。那麼,如何以友誼為出發點,使自己成為對方的貴人?
首先,成為別人的貴人,要有奉獻精神。一個極度自私的人,怎麼可能在別人為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呢?如果你要成為別人的貴人,就要培養自己無私奉獻的精神,不要總是“小家子氣”。
其次,要細心,善於觀察,把握並抓住成為別人貴人的機會。比如在和對方交談的時候,要注意通過細節發現他當下的煩惱,然後像朋友般為他提供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法。例如,一個剛進入職場的新人,他在工作上必然有不少迷茫之處,這時如果你能夠向他介紹自己當初慢慢適應公司環境的經驗,那麼對他一定有很大的幫助。自然而然地,你們就建立了友誼。
再次,想要成為對方的貴人,就一定要舍得付出,而不要把“得”放在第一位。想要幫助別人,語言上的指導是一方麵,但行動更能體現自己的誠摯。要成為對方的貴人,就不能害怕花費時間、浪費精力和花費金錢。
最後,要在心裏把對方當成自己的朋友來對待。對朋友,人們總是能夠盡自己的全部力量來幫助他們。想要誠心幫助對方,成為對方的貴人,就要當他們是朋友,這樣才能無私地幫助對方。
人脈是一種潛在的無形資產,正如美國成功學大師卡耐基研究表明:“專業知識在一個人的成功中的作用隻占15%,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維係自己的人脈,以友誼為出發點,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貴人,就算沒有回報也無所謂,就是維係人脈的一種好方法。你把對方當朋友看待,並幫助他,你遇到難題的時候,他也會把你當朋友看待,盡力幫助你。要想別人將來成為自己的貴人,就先使自己成為他人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