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讀書的三重境界!(1 / 3)

“古人雲: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聊齋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若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一本好書就好像個好老師,它可以塑造一個完美的靈魂,可以改變人們的性格,引導人們積極向上,奮發進取

書中曲折的故事情節,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繪聲繪色的場景描寫,無不在感染人們,使人們辯清真善美-和假惡

醜!”

書,在失落的時候教給人們振作,在膽怯的時候會教給人們勇敢,在軟弱的時候會教給人堅強。在迷茫和彷徨的

時候…”

“會教給人們辨別方向,通往前方。”

這也是我寫作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桃花扇,範進中舉,黑白曲等話本的原因。”。

“可讀書,絕不是尋章摘句的死讀,也並非將書店中關於我的書籍全部搶購一空,還為此破家破財。”

“此,絕非堂皇大道!”

諸位可知,讀書共有三重境界!”

其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其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其三: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聽到這讀書的三重境界,在場的所有書生齊齊一怔。

一人解釋說道:“第一重境界,引用的是前宋晏殊的蝶戀花。”

原詞中的意思乃是述說離別,可放在這裏…”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聊齋先生說的是要有一定的高度和眼光,要縱覽全局!”

“意思就是,讀書要博!”

“可是,所謂的博並非將一套書買上千百遍,而是要讀上千百本,甚至是千百種不同類的書!”

這位乞丐為此破家破財雖然可憐,但卻是自己走了彎路。”

另一個書生繼續解釋說道:“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句引用的是柳永的蝶戀花,原詞說的還是你儂我儂,放在這裏的話,意思是要用功!

“所謂用功,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在第一重境界的前提下,繼續付出長期的努力,哪怕為此身體消瘦!”

“妙!”

這兩個境界總結的實在是絕妙。”

青田書屋的劉掌櫃能夠感覺到,這境界裏麵還蘊藏了陳雍的實學思想!

趙普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名,陳雍偏偏要求別人讀書要博,這顯然是在開闊眼界,讓人不拘泥在四書五經當中。

“那第三重境界呢?”

“書生,你們再講講這個!”

現在已經沒人在乎陸聞了。

第三重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引用的辛棄疾青玉案,原詞中說的還是男女情愛,放在這裏的話,就變成了書中自有大道!”

勤學苦讀之後。默然回首,便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才是真正的讀書讀到家了!”

另一人說道:“第一個境界,可以概括為知。”

“第二個境界,為執,執著的執!”

“第三個境界嘛,就是智!”

“豁然開朗,領悟了一切,智慧的智!”

其他所有書生怔怔的看著他:“這三個字總結的真是絕妙!”

“不知兄台姓甚名誰?”

那年輕書生微微一躬:“在下方孝孺!”

“久仰久仰。”

眾人分析了一通,隨後齊齊看向乞丐,示意他繼續往下讀。

乞丐看了一眼陸聞,繼續讀道:“三重境界之讀書,其中還有更深之意義。”

“第一重,乃是將書讀多。”

“第二重,是將每一本書要讀厚,要從書中領悟出自己的東西,批注在一旁,接二連三,同樣一本書最後就會變得

無比厚重。”

“第三重,則是將書重新讀薄。”

“無論做了多少批注,書中所講的大道故事也就那麼兩句話,將作者所要講述的真正道理領悟,這本書也就讀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