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孩子也像大人一樣需要得到尊重(2)(2 / 2)

勝男的爸爸媽媽在聽到女兒的指責和不滿後,心裏肯定很震驚、很生氣,肯定沒有想到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或許這話要是有些家長聽到可能會大發雷霆。但是仔細想一想,嚴厲的斥責,是否就真的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孩子畢竟是孩子,還不很懂事,父母在考慮自己心情的同時,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千萬不要讓自己一時的衝動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說,與其對孩子說氣話,倒不如冷靜下來和孩子傾心交談。父母要學會克製自己,保護孩子的自尊。

如果父母總是不尊重孩子,動不動就惡言相向,橫加指責,也不說明道理,用家長的氣勢去壓倒孩子,明知自己錯了,也死不認錯,反而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重壓之下的孩子當然是口服心不服。但長此以往,孩子或者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你說什麼他都不愛聽,不願做,脾氣倔強;或者被嚇得畏畏縮縮,服服帖帖,凡事沒有主張,唯父母馬首是瞻。後者永遠隻會是父母的孩子,沒有個性,沒有前途。隻有自尊自信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因為他可以麵對成績而不驕傲,也可以麵對失敗、挫折或者別人的譏諷、嘲弄麵不失去自信。

為了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要認真考慮將要說出口的話,提醒自己不要什麼話都脫口而出,任何話都要先在心裏掂量一下說出來是否合適,孩子聽了之後能有什麼樣的反應,等等。如果父母每次想對孩子發火時都能這樣審視自己,久而久之,父母對情緒的控製能力就會越來越強,麵對孩子時也就能心平氣和地去傾聽、理解。

要多鼓勵孩子,采用積極性的語言教育孩子,時時刻刻注意不要對孩子說傷害話,尤其是在“恨鐵不成鋼”或氣急敗壞的情況下,更要保持理智,控製好情緒,努力做到循循善誘。避免說出諸如“你怎麼越大越……”“你都這麼大的人了,竟然還……”“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那樣呢?”“我剛才是怎麼跟你說的?”之類的話。這些話語都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和心靈。

不能看低孩子

做父母的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有意或無意地看低孩子,這是因為孩子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顯然,以成人的標準看待孩子有失公允,再有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也有對問題判斷失誤的時候,看低孩子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作為父母,常常會有一種孩子在自己身邊永遠長不大的意念,認為孩子隻有到了某個年齡,才能做某事,否則的話,他就不能做某事。其實,父母往往小看了孩子的能力。有的時候,有些事孩子明明可以做得很好,父母卻人為地推遲孩子學習本領的時間。而且最為關鍵的是,父母的這種做法往往會使孩子失去自信,減弱了孩子的進取心。

比如一個3歲的孩子,如果幫助父母收拾桌子,當他手中拿起一個盤子時,媽媽如果很快地說:“不要動它,你會把它打碎的。”這樣雖然可以保存好那個盤子,但是,父母的舉動卻在孩子心裏投下陰影,推遲了他的某種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