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半月,必須有非常可靠的人照顧他,就算目睹這一幕也不會被嚇到不會發瘋不會聲張的。

這很難,元春心裏明白。

按照母親信上描述的,就算她撞見了也要嚇個半死。

不是掐死,是捏爆。

他的雙眼還在放光。

做這事的鐵定不是她認識的寶玉,而是住在他心裏的怪獸。

元春先回了信,等胤禟回來就說起這事,她表情很蒼白,整個透出“我走到了絕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氣息。胤禟覺得,春兒是大題小做了,在皇家,也偶爾會有一個羊癲瘋,捏個老鼠算個屁。

再說了……他是什麼身份?

不過就是賈家二少爺罷了。

賈代善死後賈家就沒落了,兩房分開之後,賈政短暫的給力了一陣子,然後就罷了官,有多少人會閑得無聊去關注賈寶玉?皇城根下,形勢萬變,風起雲湧。政事就太讓人操心,娛樂活動還豐富多樣,什麼集體歌舞,什麼排行榜。別的不說,早幾年出現的男神排行榜已經刷新了無數次,賈珠下去了,廢太子也下去了,這個月……四阿哥胤禛成功超越胤禟坐上榜首的位置。

老九並不為此傷心。

為啥?

因為新的榜單出來之後,《八卦報》就會派人給魁首送上神秘大禮。

他收了兩年,不用再看到那幾張熟悉的令人蛋疼的臉真是挺好的。

╮(╯▽╰)╭

可憐四哥還不知道。

畢竟兩年多時間,一直是他獨霸榜首,胤禛逆襲還是因為他成了嫡子,這個衝擊實在夠大。

京城裏這樣熱鬧,賈寶玉算哪根蔥,他憑啥瓜分注意力?

這回真不是賈寶玉的錯,這一年的牢獄之災改變了他,至少在這個程度上……將元春安撫好之後,胤禟同帥鬼商量了具體做法,隻要能去榮國府胤禟,問題就可以輕鬆解決?

噢,不不不不。

他不想這麼輕鬆的解決。

賈寶玉那色/胚不吃點苦頭怎麼行?

在京城裏,就沒有九爺辦不成的事,考慮到書信不一定能說清楚,胤禟調查了賈寶玉的情況,然後得知了更多消息。這個總是在調戲姑娘的家夥對內閣學士林海之女竟是真愛?

三四年前,賈寶玉作為賈珠和元春的親弟弟,還有個四品官的爹,可謂紅極一時。那時黛玉還是個寄人籬下的,風水輪流轉,情況真是變了。

林海續弦,林府又有了主母坐鎮,她同黛玉相處和睦,府上其樂融融。

內閣學士唯一的女兒會嫁給賈寶玉這種混賬?

還是進過順天府大牢的混賬?

自古就有個說法叫“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是兩種人群的區別對待,賈寶玉本來應該屬於第二種,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搞的,就把自己混到了如今這地步。

沒有靠譜的爹,沒有功名,沒有好名聲,沒了一隻眼。

別說官家,隻要是有頭有臉的大戶,都不會把女兒許配給賈寶玉這混賬。

胤禟是真正把元春放在心裏的,他認可賈珠,還很有耐心的指點賈璉……這兩位都是還有救的類型,唯獨賈寶玉,胤禟就是看不上他,不入仕途可以,你總得有個長處,如今十多歲倒無大礙,等他長到二十,三十,四十……難不成就吃老本,讓雙親養著?

畢竟是春兒的弟弟,幫一把沒問題,不過不是現在。

總要讓他嚐到苦頭。

從某種程度上說,胤禟的想法和元春是相同的,不願意激發王夫人的同情心,想讓她認識到,賈寶玉就是個隨時可能給家族帶來危險的坑爹玩意兒。

這就是胤禟的目的。

抱著這樣的念頭,他敷衍了元春,準備一拖到底。

二月十二是林黛玉的生辰,方便出門?

很好……那就這天吧。

未來這一個半月讓賈家人克服著。

關於賈寶玉成功贖身,林家壓力更大,就這個問題,林海和他的繼夫人已經商量了好幾回,隻希望將黛玉同他隔離開,不能讓悲劇重演。林海完全看不出此子的魅力在哪兒,怎麼就能讓女兒惦記那麼久,若不是理智尚在,真是要悲劇。

除了那副皮囊之外,無才無德無進取心。

就他……配得上自家閨女?

青天白日夢!

他們沒把賈寶玉的情況告訴黛玉,本想令尋一門親事,林海是內閣學士,他的嫡女注定是要參加選秀的,恐怕就是三年之後。

這麼多年過去,林黛玉也不是從前那個她,偶爾還能想起剛進賈府的時光,寶哥哥很關心她,外祖母也和善極了。都是過去的事,不提也罷,這些年,寶哥哥已經變成了她完全不認識的另外一個人。

調戲九側福晉,想要占兄嫂便宜,娶了女山賊,為青樓女子代言?

本來,跟著姑奶奶離開京城回揚州,她是心痛的,如今算是活明白了。人都會變,她也不再是那個單純的小女孩兒,繼夫人同親娘不同,不止是讓她學詩詞,反而教給她許多女子生存的道理。

繼母過來問話,把情況說清楚,黛玉自幼聰慧,她明白了父親和繼母的意思,讓她別再瞎想。做女兒家,人生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我明白母親的意思,您大可放心,黛玉不會令父親蒙羞。”

“你是好孩子,那賈寶玉……委實不是良人。”

黛玉清淡的笑了笑:“我省得。”

從繼母的神情和她說的話,黛玉就推測出許多東西,為何會突然提起選秀之事,那分明遙遠得很,仔細想想,大約是害怕她擅自定終身。

同誰呢?

唯一能想到的就隻有寶哥哥。

他從順天府大牢出來了?

黛玉並不回避,經曆了漫長且煎熬的過程,她的確是放下了。

不想再見麵嗎?

……如果有機會,倒是想看一眼,並非現在,而是遙遠的將來,她已為人婦,有了自己的孩子,日子過得安穩。那時寶哥哥也當放下了。

人活著總要向前看的,怎麼都好唯獨不能作踐自己。

日子是自己在過,你的生活不是別人的。

有了黛玉的準話,林家就消停下來,他們不動聲色的防備賈寶玉突襲,好不容易搶救回來的女兒,這麼多年才放下,要是再被那空有皮相的混賬勾起回憶,那就糟糕了。

林如海不想見到那一幕。

<<<

王夫人果然很信元春的話,雖然女兒沒親眼見過寶玉的情況,隻是看了她信中描述,王夫人覺得,元姐兒說的話都是對的,她毫不猶豫的執行了,讓周瑞去買了除鼠的藥,派人嚴密盯著,不能在怡紅院發現哪怕一隻,同時將自己的心腹派去伺候寶玉。元姐兒說了,她再想想辦法,應當能矯正寶玉扭曲的心理,不過現在,全靠自己主持大局。

雖然沒用,雖然混賬,好歹是親兒子,王夫人行動力很高,完全按照女兒信中提到的部署。這樣的安排的確有效阻止了賈寶玉發狂,短期看來還是不錯的。

臘月一晃而過,這年末,宮裏發生了許多大事,康熙並不像辦除夕宮宴,為了安撫朝臣的情緒,他隻得吩咐三妃操持。因為太子的造反和德妃的問題,康熙的情緒糟糕極了,宮中妃嬪卻與他恰好相反,已經多少年沒有這樣大快人心的事?

太子落馬了,她們的兒子才有機會。

德妃撤封號,總得有人頂上去。

唯一不利的是四阿哥改玉牒這事,佟佳氏是真正封了皇後的,在她臨死之前,改她她名下意味著什麼……四阿哥胤禛就是繼廢太子之後有一個嫡子。

前朝有規製的,必須立嫡立長。

本朝有些胡鬧,不過嫡子比其他阿哥擁有更高的地位享受更多的資源,總歸是有好處的。不過事情都有兩麵,四阿哥成了嫡子沒錯,佟貴妃死了二十年,佟家也大不如前,他得到的支持不會太多。

想到這些,後宮妃嬪就寬慰了。

她們愉快的嘲諷烏雅娘娘,看到她倒黴所有人都高興了。

這年除夕宮宴是三妃操辦的,康熙露了個臉,沒多會兒就走了人。辦這個宮宴是要告訴群臣,大清朝並沒有因為太子謀逆傷筋動骨,這個國家依然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說白了,陣仗搞這麼大就是為了安撫百官的情緒,希望能翻開一個新篇章,太子以及參與謀反的亂臣賊子都被處了刑。偶有輕重之分,到這裏,事情就結束了。

比起議論廢太子,看清楚當前形勢才是真。

康熙提前離開並沒有掃興,反而讓眾大臣放開了。

他們按照陣營聚在一起,喝酒,討論各種問題。

別家還好,挺克製,胤禟這邊簡直喪心病狂,他的左手邊是剛滿四歲的乖兒子,右手邊除了元春之外,還有三個寶寶三個奶娘。大名太複雜,為了更好區分,胤禟特地將三人的小名取成:八爺,九爺,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