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世事雜談
世事既指世上的塵俗之事又指社交應酬﹑人情世故。雜談就是拉雜地談論。
簡介:本人不懂世事,所著也說不上是雜談。該部分主要是對鄉村裏所發生的社會事件的簡要記載和探討。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湘村紀事
第七十九章投機借種
五十年代的中國,全國上下都高唱農業學大寨,學大寨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還得要有實際行動。這不,全國範圍內興修水利工程。湖南省的祁東縣相繼修了曹口堰水庫、紅旗水庫、官家嘴水庫……及一係列的灌溉渠網。這些水利工程造福一方幾十年,讓祁東縣境內大部分農田能旱澇保收。
當年修水利工程條件相當艱苦,沒有任何機械設備,如挖土機、推土機、吊機、混凝土攪拌機、汽車等幾乎看不見,那是要等若幹年後,實現“四個現代化”後才能有的。現今看到的隻是——人,不計其數的人,密密麻麻的一大遍!挖土方采石材壘堤壩打夯全靠人力,成千上萬的人像螞蟻一樣集中在工地上,口哨一響就開工,口哨再響就收工。人們肩挑手抬鋤頭挖,真是人多力量大,再多也不怕,硬是用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修好了這一係列的造福子孫後代的水利工程,不得不歎服當年的任勞任怨甘願付出的廣大勞動人們啊。
那時每家每戶的每個壯勞力都要出工,自帶工具按時到指定地點集合,統一聽從公社的指揮調度。心中想著的是超英趕美,工地上人們汗流浹背幹勁十足幹得熱火朝天,特有的景象是——到處插紅旗,每麵紅旗上都有字,簡明扼要寫著這隻勞動隊伍的出處,如:花屋第七生產隊、鳥塘十六組、雙橋白馬村等。到處貼標語,最耀眼的標語是: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聽毛主席的話,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等。喇叭放著歌,好像是:“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們好喜歡……呀嗬嘿,呀嗬嘿嘿咦兒呀嘿……”要麼就是:“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陽……巴紮嘿!”
修水利工程最危險的工作莫過於在采石場采石材。當年鋼筋水泥嚴重不足,水庫堤壩內外麵及排洪泄洪渠道等重要部位全靠巨型方石加三合土(石灰沙子和黃粘土)壘建。采石場就是石頭山,采石工的工具就是三樣:大錘、鋼釺和炸@藥。大錘叮叮當當敲打鋼釺,千百錘的敲打後鋼釺在堅硬的石頭上打個十多公分深的窟窿眼,再填埋炸藥插根導火索,采石的人們就躲得遠遠的,或藏著或貓著,派一個膽大且是“梅花腳”(狗腳是梅花形的,指像狗一樣跑得快)的人去點火。炸了,先看見一陣濃煙和灰塵高高騰起,碎石滿天飛,接著才聽到轟——的一聲巨響,大石塊就炸鬆了,搬運出來後有很多在山下排隊等候的人們急忙上山挑運到水庫工地。由於采石危險,所以能去采石場勞動的隻有由各生產大隊(村)的大隊支書和入@黨@積極分子,他們組成的先鋒隊在石頭山上包幹。
修曹口堰水庫那年,話說大雲(大營)公社有個龍先知不知是掉頭院子(村子名)還是崗朝屋(村子名)的人。他是大雲公社金橋生產大隊(現在叫村)的大隊支書。他帶領三個積極分子成立一個采石小分隊。這個先知大隊支書是個倒黴鬼,開工沒三天就被炸掉一條腿,因為那時導火索緊缺,每個小組又有規定的采石量,完不成任務不僅要挨批還要扣工分。什麼是工分?簡單說就相當於現今的工資,或許比今天的工資還重要。他們小組就把連炸?藥包的導火索做的太短,龍先知先用火柴點根卷煙,吧嗒抽幾口,發抖的手拿著煙頭伸得長長的,努力靠近導火索,再用煙頭的火靠上(接觸)導火索點燃導火索,導火索吱吱冒青煙快速燃燒變短,他來不及跑多遠就被炸飛的巨石砸中一條腿,他就這樣廢了。“知”通“雞”,他成了金雞獨立了!這個小組還有三名積極分子,名字也可能是外號分別叫做“長命”、“鋼腦殼”、“老板鴨”或者是(鴨老板)。自從龍先知被炸傷後就沒人敢去點導火索,他們三人每次都抓鬮,誰抓上誰去點導火索,後來不知誰破例耍賴於是他們就都耍賴皮,都不願意去點導火索。還是“鋼腦殼”覺悟高,他像黃?繼?光一樣主動站出來承擔這個該死的點火加不要命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不過,他有個條件,那就是讓他火線入@黨。就這樣,這個十七歲小學(高小)文化的“鋼腦殼”就成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這沒人有異議,誰有意見誰點火去啊!沒人敢去,這不就得了?因為他對@黨的無限忠誠,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不怕犧牲,這樣的人不入黨何人配入黨?就這樣敲敲炸炸幹了半個多月,“鋼腦殼”沒缺胳膊少腿。誰叫他是“鋼腦殼”呢,命就是硬!原來他想出了一個好法子,用蘸煤油的棉花條接導火索,棉花條的原料——棉花破棉被裏有的是,煤油從馬燈裏倒,點燃棉花條就跑,這樣就贏得了五六秒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