槳的作用相當於舵,應由駕馭者自己握住,但是更好的方案是用兩支槳,一邊放一支,並牢牢縛在船舷上沿或者轉帆索上。這樣,駕馭者就可以在前進的時候任意抓住一支,不存在槳落到水中的危險。航行時,駕馭者坐在船底與船帆相對的方向,隻要不遇到強風,都能很好地保持身體平衡。如果遇到強風,他可以坐在船舷上,用體重來控製獨木舟。帆、下風板和駕馭者身體的平衡結合起來,可以使獨木舟行駛得筆直而安全,隻要稍加留意,在不刮大風的任何情況下都能自如應對。如果獨木舟長為17英尺,則船上可以坐2~3人。
航行裝備中的船柱和桅杆應當由雲杉木或其他較輕但很堅實的木料製成,而雪鬆或其他不開裂的木材則是製作下風板的首選。年輕的獨木舟駕馭者可能喜歡自己動手製作航行裝備,當然,也可以從各類獨木舟生產商那裏直接購買由他們生產的全套大三角帆裝備,或者隨便從哪個經銷商那裏購買。
造成翻船的最大錯誤是離開小船。傾覆的船至少可以支撐住4個人,隻要他們有力氣始終抓著它就行。倘若隻有一個大人或孩子,擔心一旦翻船而又離岸太遠、遊不過去,就應當平躺在船艙底部,讓雙臂和雙腿扣住已經深入水中的船舷。
他可以這樣安全在躺上幾個小時,直到救援人員來到。如果兩個人翻了船,應該將自己的身體分別靠在船的兩側,穿過船體,用一隻手抓住對方的手腕,並用另一隻手牢牢抓住船的龍骨或船舷。如果船艙裏裝滿了水並開始下沉,那它肯定要在水裏翻轉過來。此時,倒轉船體中殘留的空氣將給予小船足夠的漂浮力,使它能支撐重物而不會沉到水底。
千萬不要讓獨木舟超載。就普通大小(即長度為17英尺左右)的獨木舟而言,在任何條件下都最多隻能承載3個人,而且要記住:坐獨木舟時,如果船已駛入深水,千萬不要調換座位。
船隻駕馭——在使用船隻時,都有這樣一條注意事項,你會發現水手、漁夫以及所有經常駕船的人都會始終遵守它。這些人在上船時會本能地踱到船艙中央,而且總是坐在座板或座位的正中位置。這其實隻是航海人的一種自然反應,也是在行船時永遠不可玩笑視之的習慣。隻有“旱鴨子”才會嚐試在小船運動過程中於船中起立,至於有人以搖晃小船的方式來“開玩笑”,那麼他肯定“不知道死神的子彈都已經上膛了”。
劃船——小船的推動力可以通過劃槳產生,也可以通過搖櫓產生,而劃船的動作其實不是“拉水”就是“推水”,即“順劃”和“倒劃”。常用的劃船方法是“推水”即倒劃。要產生“推”的效果,你就要背對船頭坐在那裏,通過朝身體所在方向拉槳柄來驅動船隻,以便壓迫槳葉朝著船尾的方向“擠”水,同時向船尾方向用力蹬著雙腳。在“倒劃”時,隻用將搖槳的動作反過來做,向遠離身體的方向推槳柄,壓迫槳葉朝船頭的方向“擠”水就行了。
轉彎——在“拉水”的時候,要想讓小船向右轉彎,就隻用左槳劃船;如果你想來個急轉彎,就在用左槳“拉水”的同時,再用右槳“推水”即倒著劃。要想讓小船向左轉彎,搖槳的姿勢與此相反。
順槳——為防止船的動量因風吹在槳片上而減少或阻斷,槳在離開水麵時應該變換到水平狀態。在“拉水”時要做到這一點,可通過反向轉動手腕來完成,而在“推水”時,則可通過向前轉動手腕來完成。
搖櫓——搖櫓式劃船,即在船尾用一支單槳來驅動船隻。船上的船尾處必須備有槳架,或者是一個半圓形的鏟鬥,此時,小船是通過在船尾一左一右斜著劃槳來驅動的。當你在水中駕著小船,於許多船隻之間穿梭,並且由於穿行距離不遠而不必擔心速度太慢時,這樣的姿勢會讓你遊刃有餘。
把握方向——如果在沒有舵的情況下劃船,又不想不斷扭頭觀看自己前進的方向,可以凝神盯著前方景物中的某個物體,在船尾中央和船頭中央想象著“畫”一條直線,並讓物體處在該直線的延長線上;這樣,你就可以讓小船始終大概位於正確的方位,免去了不斷扭頭的煩惱。
船隻靠岸——船隻要靠岸時,始終要從下風的一側接近靠岸點,或者選擇與風向相反的方向,這樣小船就不會迎著風浪。在離登陸地點的距離恰當時,就要停止劃槳,讓小船緩慢地自由滑行;然後,先收起離登陸點最近處的那隻槳,如有必要,還要用另一支槳倒劃幾下。
合力劃槳——當兩個或超過兩個人在一起劃槳時,劃槳動作的幅度和速度要由坐在離船尾最近處的那個人來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