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的外形與蜥蜴相像,但要比蜥蜴大得多,而且隻生活在熱帶地區及溫帶毗鄰地區。在這一點上,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北美洲的美洲鱷,這種鱷魚居住在墨西哥灣邊上的各州和大西洋沿岸向北遠至北卡羅萊那州的各州。獵殺鱷魚的主要目的在於獲得鱷魚皮,因為鱷魚皮是一種很好的皮革,可用於製造旅行包、錢包等等,而由於對鱷魚皮無休止的追求,使得許多以前有大量鱷魚出沒的地方如今鱷魚已經非常稀少。人們還發現,與尼羅河裏出現的鱷魚非常相像的美國鱷魚,在佛羅裏達州的最南端也能找到。

龜這種動物不難通過骨質龜殼辨認出來。這種殼把它們的身軀包起來,大多數龜都能將頭和腿縮進龜殼以得到保護。

這種龜殼通常覆以角質甲胄,但是也有一大類即所謂的“軟殼龜”,其身上的覆蓋物卻是一層軟皮,從而鮮明地和“爬行動物的最大特點是身上覆蓋以鱗片或甲胄”的觀點唱起了反調。盡管大多數龜生活在淡水中或陸地上,但也有幾種龜類終生生活在廣闊的海洋裏,隻在繁殖季節才來到海灘上產卵。這些海龜中,有幾種能長到體形非常龐大,有些體重甚至能達到800磅以上。有一種海龜因為肉味鮮美而遭到捕殺,而另一種海龜則是由於又厚實又好看的角質甲胄能提供所謂的“龜甲”,從而成為一種重要的商業產品。龜似乎非常長壽,其標本據說能保存數百年之久。比如我們森林中的紙盒龜、非洲側頸龜、鱷龜都是這方麵為人熟知的例子,而生活在我國沿海的鹽漬池塘和沼澤中的水龜之所以聞名,則因為它們是餐桌上的美食。

蜥蜴是四足爬行動物,一般體形很小,生活在陸地或樹上,但很少願意主動下水。所謂的水蜥蜴其實根本不是蜥蜴,而是屬於蠑螈,可通過它的裸體上沒有覆蓋以甲胄來辨別。大多數真正的蜥蜴外形非常優雅,奔跑時速度極快,另一些蜥蜴則展示出最華麗的色彩,這些蜥蜴中,又有許多如變色龍,可以根據光線、溫度或自身情緒的變化來改變顏色。然而,並非所有蜥蜴都有四條腿,當前有一種強烈的趨勢,即蜥蜴慢慢進化成無腿物種,最終變得和蛇非常像,以至於人們很難將它與蛇區分開來。所以說,我們所稱的“蛇蜥”(在美國南方各州十分常見)其實根本不是蛇,而是一種蜥蜴,因為我們很容易看到它的頭兩邊都有耳孔,而蛇是沒有耳朵的。這種美麗的動物又叫“分節蛇”,而這兩個名字都與它的長尾極度脆弱有關:當敵人試圖抓捕蜥蜴時,它們的尾巴會在敵人的手上斷成幾截。那種認為這些斷開的尾巴碎片還可以接在一起並恢複尾巴功能的愚蠢說法,當然純屬天方夜譚。其實,蜥蜴的身體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長出一條新尾巴,但這條新尾巴要比舊尾巴短而粗。新長出的小尾巴一般與蜥蜴身體其他部位的顏色不同,非常像一個“角”,呈尖錐形,這便又誕生了另一個同樣愚蠢的說法:據說角蛇或叫鐵環蛇的尾巴裏有一根刺,這根刺有劇毒。其實蜥蜴根本就沒有半點害處,當然,行動遲緩的“希拉毒蜥”除外(Gila的發音應是Heela,因為它的名字源於亞利桑那州的希拉河)。希拉毒蜥居住在亞利桑那州和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帶,咬一下便可能置人於死地。這種蜥蜴的毒腺位於下頜附近,攻擊時,這種動物會堅忍不拔地掛在受害者身上,毒液通過傷口進入對方體內。雖然在全美各地都有一些可怕的故事,說某些品種的蜥蜴毒性多麼多麼大,但除毒蜥之外,所有其他蜥蜴都無害。

四類爬行動物的最後一類是蛇。蛇通常都沒有腿,雖然有些蟒蛇和巨蟒體外分明有尚未長全的後肢,但也較容易辨出是蛇而不是其他動物。蛇這種易辨認的特點有時候很有好處,如果你在辨別蛇是否有毒方麵不是專家,最好對它們敬而遠之。最安全的做法是不去打擾它們,尤其是那些無毒的蛇往往還能捕殺老鼠和其他害蟲,除非是那些住在樹上以鳥蛋和幼鳥為食的蛇,當然不值得我們費力去保護。不用說,響尾蛇你可千萬別認錯了。它的尾部有一種角狀的附屬物,它用這種東西發出聲音,警告周圍動物別忽視了它的存在,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辨認出它。此處應該解釋的是,無論是蜥蜴還是蛇,都會不定期地脫落外層皮膚即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