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金錢不是萬能,做金錢的主人不做金錢的奴隸(2)(2 / 2)

他決定從明天起,加倍努力工作,早日掙回一枚金幣,以使他的財富達到100枚金幣。由於晚上找金幣太辛苦,第二天早上他起晚了,情緒也不好,對家人大吼大叫,責怪他們沒有及時叫醒他,影響了他早日掙到一枚金幣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他匆匆來到禦膳房,沒有像往日那樣興高采烈,既不哼小曲也不吹口哨了,隻是埋頭拚命地幹活,一點也沒有注意到國王正悄悄地觀察著他。

看到廚子心緒變化如此巨大,國王大為不解,得到那麼多的金幣應該欣喜若狂才對啊。他再次詢問宰相。宰相答道:“陛下,這個廚子現在已經正式加入99族奴了。99族奴是這樣一類人:他們擁有很多,但從來不會滿足,於是拚命工作,為了額外的那個‘1’,他們苦苦努力,渴望盡早實現‘100’。原本生活中那麼多值得高興和滿足的事情,因為忽然出現了湊足100的可能性,一切都被打破了。他竭力去追求那個並無實質意義的‘1’,不惜付出失去快樂的代價,這就是99族奴。”

大多數人總為了實現欲望而最終變成金錢的奴隸。他們認為錢能買來快樂,可用錢買來的快樂往往是短暫的,所以他們不久就需要更多的錢來買更多的快樂、更多的開心、更多的舒適和更多的安全。於是他們工作又工作,以為錢能使他們那被恐懼和欲望折磨著的靈魂平靜下來,可是實際上再努力地工作也無法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欲望。

事實上,許多人致富並非出於欲望而是由於恐懼,他們認為錢能消除那種沒有錢的貧困的恐懼,所以他們積蓄了很多的錢,可是他們發現恐懼感更加強烈了,他們更加害怕失去錢。許多已經很有錢的人,還在拚命地工作,有些百萬富翁甚至比他們窮困時還要恐懼。這種恐懼使他們過得很糟糕,他們精神中虛弱貧乏的一麵總是在大聲尖叫:我不想失去房子、車子和錢給我帶來的上等生活。他們甚至擔心一旦沒錢了,朋友們會怎麼說。許多人變得絕望而神經質,盡管他們已經很富有了。

一位大商人,他有150隻馱貨的駱駝,還有40名仆人聽他的吩咐。

一天晚上,他邀請一位朋友——薩迪——到他家做客。整整一夜,這位大商人不停嘴地說起他的問題、他的麻煩和事業上的激烈競爭。他談到他在土耳其和印度的財產,談到他所擁有的土地的名稱,還取出珠寶讓薩迪欣賞。

“薩迪啊,”他說,“我馬上要出門再去做一次買賣,等這次旅行回來,我可要好好休息休息了。我早就想休息休息了,這是我一直以來最想做的一件事了。我想做的事還有把波斯的硫磺販運到中國,我聽說在那兒硫磺很值錢;然後我要把中國的瓷瓶運往羅馬;我的船再裝上羅馬的貨物到印度,從那兒我把印度的鋼運往土耳其;我再裝上鏡子、玻璃運往也門;最後我把天鵝絨運回波斯。”雖然麵帶憂傷,可他仍滔滔不絕地向薩迪宣布他的計劃,而薩迪則抱著懷疑的態度在聽。“等幹完了以後,我就要過一種平靜的生活,我要認真思考反省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的思想的最高目標。”

心中一直被財富之心所占據,又如何能夠真正的做到知足呢?其實,即使你 沒有家財萬貫,但是隻要有一顆知足的心,一樣可以活的很灑脫。

美國作家埃默森曾經說:“貧窮隻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正因為你自覺窮,所以窮。”如果我們不能從內心說服自己,學會知足與珍惜所有,我們將窮盡一生的氣力也無法成為一個“富足”的人。

在工作中,隻有當我們的心態出了毛病,我們的工作才會變得困難重重。我們害怕失敗,卻不知道生活裏的唯一失敗,就是為錢工作。賺錢的欲望和知足之間有矛盾,但並非不可協調。隻要改變自己的思想方式,就一定能夠把財富注入到我們生活當中。

追求財富,也要懂得享受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