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德國央行史萊辛閣的演說中提到:如果投資人認為歐元是一籃子固定貨幣的話,那就錯的離譜了。當年總統為了經濟問題,一再提高馬克的利率,使得馬克變成強勢貨幣;而為了維持彙率的穩定,英國及意大利不得不跟進。但是英國及意大利的經濟狀況不理想,因此在苦撐彙率之時,對德國抱怨連連。
索羅斯聽完史萊辛閣的演講之後,確定其中必有他意,有可能是在影射意大利的裏拉。後來索羅斯與史萊辛閣交談時問史萊辛閣,對以歐元作為貨幣有什麼看法。得到的回答是,史萊辛閣喜歡歐元的構想,但是對歐元的叫法不太喜歡。如果統一名稱叫馬克的話,他才會比較容易接受。
索羅斯聽完了他的弦外之音,於是立刻放空意大利裏拉,這讓他大賺了三億;隨後索羅斯借了一大筆英鎊,然後換成馬克,這又賺了十億美金。
索羅斯的反應說明他有一種能解讀話語弦外之音的高超本領;同時說明他善於從細節中看出問題的關鍵,並當機立斷,果斷出手,在財富的博弈中獲得巨大的收益。
信息具有時效性。現在世界正進入信息時代,信息,離開了“快”,其價值就不免大打折扣,甚至等於零。如果案例中索羅斯在判斷史萊辛閣的話時猶豫不決,就勢必要喪失掉這個讓他大賺一筆的好機會。
市場上,一個信息獲得的遲早,可能使一些企業財運亨通或倒閉破產。科學技術上一個新發現或發明公布的先後,可能影響到首創權,或者專利的歸屬。
美國的企業家李·艾柯卡曾經有過一番對於時效性的精彩評論。艾柯卡曾對他走後擔任福特汽車公司總裁的菲利普·考德威爾說過:“你的問題出在你上過哈佛大學,你所有的教育是,在你沒有獲得全部事實根據之前不采取行動。你即使已經得到了95%的事實根據,你也還得花上6個月的工夫去得到其餘的5%;而當你得到100%的事實根據時,它們已經過了時,因為市場情況變了。這就是生命的含義——時效性。”因此,艾柯卡得出結論:即使是正確的決策,如果決定遲了,也會是錯誤的。
機會是成功的前奏,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時效性放在心裏。當前奏響起時,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抓住它,抓住它也就抓住了成功之門的把手。
信息化為財富:99%的準備+1%的機會
俗話說,機會隻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想獲得財富,需要你用心的做些準備。如果你想獲得更多,同樣你也要比別人努力更多。在追求財富之前,努力改善自己,學習致富之道,研究財富之路,是你的必需。就像捕魚必須先結網一樣,網的好壞有時候就決定了你捕魚量的多少,在結網時偷懶的人,在收獲上也會大打折扣;細心結網的人,更有可能得到意外的收獲。這不是天意,也不是幸運,而是“天道酬勤”,是對勤奮努力的人的一種獎勵。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但隻要少數人能從中看到機會,這就是為什麼有錢人隻是少數人的原因。所以,信息發揮作用之前,首先要做好財富的儲備工作。
儲備工作包括什麼呢?
首先,要有這方麵的知識和技能。
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由新的規則所定義的經濟時代——知本經濟時代,知識既是資源也是資產。因為知識不僅能產生社會效益,而且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正在不斷地脫離土地和自然資源。所以,在現代社會中成功的唯一管道就是必須站在技術革命的最前列,同時,還必須把能夠創造財富的最先進技術的應用放在首位。
作為現代世界創富楷模的比爾·蓋茨,就是一個知識創造財富的例證。他掌握了使用知識的過程,因此鑄造了個人的命運;他創建了一個富裕的王國,秘密就在於他找到了如何將知識變成財富的方法。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不僅是創造財富的力量,而且已經成為財富的源頭。無論是個人財富還是社會財富的創造都必須依靠知識、使用知識。對知識的占有量越大,財富的積累也就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