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貼士】
100克的牛肝含有14.1毫克的維生素A,每100克胡蘿卜裏有1.8毫克的維生素A,100克奶酪裏有0.6毫克的維生素A,100克的萵苣裏也含有0.6毫克的維生素A。此外,脂肪能幫助人體更好地吸收維生素A。所以烹飪時,適量放入一些油脂,能幫助更好地吸收維生素A。
但是維生素A可以在脂肪裏蓄積,所以過量攝入維生素A也會造成中毒,建議不要盲目過量地補充維生素A。
2.維生素D
維生素D的學名叫鈣化醇,在調節鈣、磷代謝,以及預防佝僂病中作用明顯。可以說維生素D的發現,最初就是來源於人們與佝僂病的抗爭。早在1918年,英國的梅蘭比爵士就證實佝僂病是一種營養缺乏症。
和維生素A一樣,維生素D也有它的前階段物質——維生素D原,它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皮膚裏,如果受到紫外線的照射,它就能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D了。如果曬太陽的時間很少,而且還喜歡全身塗抹防曬霜,甚至打傘的話,可能就需要從食物中多補充一些維生素D。
因為維生素D對骨骼的健康可謂至關重要,它能幫助身體吸收鈣和磷,要知道,人體的骨骼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就是鈣鹽和磷鹽。
那麼我們每天需要多少維生素D呢?一般健康成年人的建議每日攝取量是5微克。如果是懷孕或哺乳期的女性,可以適當增加1倍左右的攝入量。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補充維生素D呢?首先建議每天手腳露出30厘米,在陽光下曬30分鍾,就能有效防止維生素D的缺乏。如果通過食物補充,那動物性的食品是首選,含脂肪高的海魚、魚卵、動物肝髒、蛋黃、奶油和奶酪中維生素D的含量相對較多,而蔬菜、穀物和水果中維生素D的含量很少。
每天手腳露出30厘米,在陽光下曬30分鍾
動物性的食品含維生素D較多
蔬菜、穀物和水果含維生素D較少
【小貼士】
每100克魚肝油裏有高達300微克的維生素D,是健康成年人兩個月的需求量。每100克三文魚含有的維生素D高達20微克,100克雞蛋裏也有2微克的維生素D。所以,每天喝一杯牛奶、吃一個雞蛋,每周吃上2~3次的海魚,再保證每天曬上15分鍾左右的太陽,就可以滿足身體對維生素D的需求。
如果生活的城市日照不足,或者霧霾很多,建議適當增加一些維生素D片劑的攝入量。但是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過度攝入也會導致蓄積性中毒,如口渴、眼睛發炎、皮膚瘙癢、厭食、嗜睡、嘔吐等,我國製定維生素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20毫克。
3.維生素E
維生素E的學名叫生育酚,顧名思義,它和機體的生育息息相關。維生素E能促進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力和數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濃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預防流產。
最初科學家在研究時發現,動物身上就如果缺少某種營養素,會出現流產、不育的現象。而一旦給動物補充某種富含油脂的食物之後,這一係列的症狀就都能得到改善。1924年,這種脂溶性的食物因子被提煉後,命名為維生素E。而在之後的動物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小白鼠如果缺乏維生素E則會出現心、肝和肌肉退化以及不生育;大白鼠如果缺乏維生素E則雄性永久不生育,雌性不能懷足月胎仔,同時還有肝退化、心肌異常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