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小趙很喜歡吃黃油抹麵包,有朋友提醒他,“黃油吃下去都會變成脂肪!”從此他改買植物黃油,以為這樣就能少攝入脂肪。其實植物黃油也就是經過部分氫化的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有較大的危害。而純正的動物黃油,隻要不吃太多,在營養結構的容許範圍之內,對身體並沒有壞處。
脂肪對人體重要嗎
脂肪對人體而言重要嗎?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脂肪主要分布在人體的哪些部位。脂肪主要分布在皮下、大網膜、腸係膜和腎髒周圍等脂肪組織中。體內脂肪的含量常會隨著人的營養狀況、體力活動、熱量供給和消耗等因素而變動。
正常人體脂含量為體重的14%~19%,胖人約為30%,重度肥胖者可高達60%。脂肪在體內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儲存於脂肪組織內。脂肪組織含脂肪細胞,大多分布於腹腔、皮下、腎髒周圍和肌纖維間,這部分脂肪稱為儲脂或動脂,因其可受營養狀況和機體活動的影響而增減,所以又稱之為可變脂。
脂肪的在人體代謝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生理功能有:
1.供給熱量
脂肪是體內貯存熱量的倉庫。當人體攝入熱量過多而不能被及時利用時可以轉變成脂肪貯存起來,脂肪細胞可以不斷地貯存脂肪,人體可因不斷地攝入過多的熱量而不斷地積累脂肪;另一方麵,當機體需要時,脂肪細胞中的酯酶可分解脂肪,釋放出甘油和脂肪酸進入血液循環,與從食物中被吸收的脂肪一起被分解代謝,釋放出熱量以滿足機體需要。所以體內貯存的脂肪是處於合成(貯熱)和分解(供熱)的動態平衡中的。
2.構成人體成分
脂肪中的磷脂和膽固醇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腦細胞和神經細胞中含量最多。一些膽固醇則是製造體內類固醇激素的必需物質,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等。
3.供給必需的脂肪酸
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隻能從食物中攝取,是合成磷脂和膽固醇酯的必需原料,是所有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參與維持皮膚微血管正常的通透性,以及對精子的形成、前列腺素的合成等方麵都有重要作用,這些都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功能。
4.增加食欲,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沒有脂肪或脂肪少的食物口感往往不好,脂肪性食物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狀,可增加風味促進食欲。另外,脂肪還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與利用。
5.調節體溫和保護內髒器官
脂肪大部分貯存在皮下,用於調節和維持體溫,保護對溫度敏感的組織,防止熱量散失。腹腔內部脂肪大多分布和填充在各內髒器官的間隙中,可使其免受震動和機械損傷。
6.增加飽腹感
脂肪在胃內消化和滯留時間較長,從而延緩了胃腸排空時間,增加飽腹感,使人不容易感到饑餓。
7.內分泌作用
脂肪組織是體內最大的內分泌器官,人體脂肪細胞數量龐大,能夠分泌多種與人體代謝關係密切的激素及細胞因子,如抵抗素、瘦素、脂聯素、IL-6、TNF-α等。這些細胞因子在代謝性疾病及炎症發生發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脂肪長在哪裏更健康
1克脂肪可以產生9千卡的熱量,屬於熱量密度較高的營養素;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導致代謝性疾病的發生,而增加心理負擔和醫療費用支出,給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1.人體脂肪的生長位置比脂肪的多少更重要
體重已經不是衡量是否健康的“金標準”了。體重略微高於正常水平,對老年人群尤其有利,可以增加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但是,不該讓機體一些重要部位堆積過多脂肪,因為這些部位的脂肪與一些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肝髒內部和其他腹腔器官的脂肪堆積最為可怕。你感覺不到它、看不到它、摸不到它。當肝髒不能及時地代謝掉這些脂肪時,脂肪就會在肝髒中沉積下來,進而發生脂肪肝,對健康造成威脅。這樣的人群很容易發生代謝紊亂,誘發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等。
超重的中年女性,一般情況下,身體中有40%~45%的脂肪,其中的5%~10%屬於腹腔脂肪。可以通過腹部核磁共振檢測腹腔脂肪含量,當然,也可以借助一些簡單的人體測量方法評價腹部脂肪含量,如腰圍就是一個公認的簡單實用的指標。
如果女性的腰圍超過80厘米,男性的腰圍超過85厘米,就被認為是腹型肥胖,也就是所謂的蘋果型肥胖,這類人群發生慢性代謝性疾病的風險高於一般人群。
2.梨形身材更健康
梨形身材人群脂肪主要集中在大腿和臀部,這些部位的脂肪對人體的危害低於腹部脂肪。因為這說明你的大腿和臀部能從血液循環中吮吸一定的脂肪儲存,而且這部分脂肪代謝活性低於腹內脂肪,從而向血液釋放的遊離脂肪酸量較少,這部分脂肪胰島素受體數量也會隨著脂肪細胞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可以避免高血脂、動脈硬化和糖尿病的發生,降低了代謝性疾病的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