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書南跟媽媽在看電視,看了一會兒,就要媽媽陪她上衛生間。媽媽把衛生間的燈打開後對女兒說:“你自己去吧!”書南以為媽媽在跟她開玩笑,就不肯去,非纏著媽媽帶她進去。媽媽假裝沒聽見。書南便生氣了,來拉媽媽。媽媽不理她,她仍然站在那兒等著。媽媽堅決地對她說:“從今天起,我不會陪你上廁所了。”這時,書南哭了起來,媽媽硬著心腸不睬她。後來書南終於忍不住了,衝進了衛生間。
回到客廳後,媽媽立即表揚了書南:“真勇敢!我的女兒可以一個人上衛生間了。”
過了一陣,書南的氣消了,又過來靠在媽媽身邊,媽媽再一次肯定她的表現:“上衛生間一點兒都不可怕,是不是?媽媽沒說錯吧?”書南點點頭,害羞地笑了。為了鞏固成果,媽媽接著激她:“你敢不敢天天一個人上衛生間?”書南一時豪氣頓起:“敢!”
第二天上衛生間時,書南仍有一點兒害怕,卻又不好意思說出來。媽媽就裝著不知道,鼓勵女兒:“昨天都敢一個人去,今天就更不用怕了,對不對?”“對!”書南拍了拍胸脯,似乎膽子真的大起來了,“咚咚咚”地跑進了衛生間。
從那以後,書南不再那樣怕黑了。上學後,有一天晚上,書南忘了老師布置的作業,竟然一個人走過一小段沒有燈光的路去問老師。
沒過多久,樓梯口就傳來了書南興奮的聲音:“媽媽,我回來了!”媽媽張開雙臂迎接女兒的同時,也鼓勵她真勇敢。書南笑了,儼然一副“巾幗不讓須眉”的架勢,誰還敢說她膽小呢?
現在,像書南一樣膽小的孩子有很多,尤其是獨生子女的膽子特別小,令家長十分著急,擔心孩子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孩子膽小的表現有很多,比如:不敢在生人麵前說話,家裏來客人躲在角落裏不敢出來,被家長叫出來也總是躲躲閃閃;不敢在班上回答問題,更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不敢一個人待在家裏,總說害怕,但是怕什麼也說不清楚,等等。此時,家長應該對孩子的膽小問題有清楚的認識,包括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和膽小的主要表現。當然,膽小也能轉變,家長要樹立轉變孩子膽小的信心,並認真地設計具體措施,讓孩子從膽小逐漸地變得膽大起來。如果隻是簡單的說教,可能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效果。因此,家長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從轉變自己的教育行為開始。
播下種子,打造精彩未來
膽小、害怕對孩子具有保護作用,這是因為膽怯說明他們對新事物的體驗還比較敏感,觀察得比較仔細,這些雖然妨礙了他們適應新環境、接納新事物的速度,但是膽小和害怕卻能夠使孩子采取更慎重、更安全和更有益的方式協調他們和外界的關係。那麼,作為父母應該從何處著手?
父母可以為孩子製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機會,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
父母要表現出對孩子能力的信任,培養他的勇敢精神。讓孩子逐漸學會擺脫對別人的依賴,能獨立地做出各種決定,並完成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父母要教孩子簡單的和人交往的能力,並鼓勵他去參加各種社交活動。
盡量給孩子創造各種有利條件,讓他們充分體驗和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父母要了解孩子和夥伴們的相處狀況,在帶孩子外出或者參與公共場所活動時應該設法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盡量不要在公共場所或陌生人麵前指責孩子的不當行為,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麵向陌生人或客人解釋孩子的膽怯行為。比如“這個孩子在家裏還好,一出門就變得非常怕生”“我的孩子膽小,不願看到陌生人”等諸如此類的言語,即使這些語言帶有善意,也會導致孩子的抵觸和反感情緒,甚至有可能會強化孩子的膽小退縮行為,使孩子產生一定的自卑感。
父母不要對孩子的要求過高,應該及時地表揚他們的良好行為。
一些期望孩子能實現自己願望的父母很容易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總能看到孩子的缺點卻看不到他的優點,而且總愛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其他孩子的長處做比較,這樣做就難免讓孩子形成自卑。所以,父母要對孩子在社交活動中做出的任何進步的表現,都應該給予及時地鼓勵,並不時地加以表揚,適時地獎勵孩子的點滴進步。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並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父母要充滿熱情地去鼓勵孩子培養他們各方麵的興趣。曾有一位父母讓自己2歲半的女兒學舞蹈,原來是想培養孩子的興趣,可是當父母看到孩子學了很長時間還學不會時,就忍不住地說:“你真是個笨蛋!”父母這樣的態度可能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因為父母是孩子心中第一個最權威的評價者,他們非常渴望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認可,可是父母們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常常漫不經心,因而摧毀了孩子的求知欲。當孩子做得好時,要適時表揚;當孩子做得不好時,也要發現孩子的優點,再鼓勵他。孩子興趣廣泛,可以讓他多參加集體活動,經過幾次實踐後,就能緩解孩子和人交往時的緊張、焦慮。有許多小朋友之所以表現怯懦,就是因為害怕失敗。但是越害怕失敗就害怕行動,越害怕行動就越怕。一旦陷入這種惡性循環中,怯懦就更嚴重。此外,父母可以經常講一些戰勝困難、不怕失敗的小故事給孩子聽。平時,要有意地讓孩子完成一些讓他感到怯懦的、困難的任務,當他想打退堂鼓時,要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孩子磨煉的機會多,勇氣就會增強,也不再感到膽怯了。
寄語孩子
“真人不露相”這句話如果用在你身上是最合適不過了,因為在你不愛說話的外表下,還藏著一顆努力、勤奮、上進的心,再加上你的聰明才智,學什麼東西都非常快。看你,這一學期進步有多快!如果你還能在大家麵前大聲地講話,那麼大家就會更喜歡你了。加油吧,孩子,你將會是個很有出息的人!
鼓勵孩子的每一次嚐試
有個記者曾采訪過一位科學家,問他為什麼具有超凡的創造力,是什麼原因讓他取得這麼傑出的成就。科學家回答,這都與小時候他母親給他的經驗有關。
有一次,他嚐試著從冰箱裏拿一瓶牛奶。可是,竟然失手把瓶子摔在地上,牛奶灑得滿地都是。這時,他的媽媽聞聲來到廚房,看見滿地的牛奶,媽媽說:“哇,你製造的亂子還真棒!我還真沒見過這麼大的奶水坑呢!反正損失已經造成了,在我們清理它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幾分鍾?”他真的這麼做了。幾分鍾過後,媽媽說:“你應該記住,在每次你製造這樣的亂子後,還應當把它清理幹淨。毛巾、海綿、拖把,你喜歡用哪一種?”他選了海綿,於是母子倆一起清理滿地的牛奶。媽媽又對他說:“你知道,我們在如何有效地用兩隻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經做了一個失敗的試驗。我們現在到後院去,找一個空瓶子裝滿水,看看你能不能拿得動它。”聰明的男孩學會了如果用雙手去抓住瓶子的上端接近瓶口的地方就能輕鬆地拿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