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誠信讓孩子體會擔當的責任(1)(3 / 3)

皮斯阿司是一個孝子,在臨死前,他非常希望能和遠在百裏之外的母親見最後一麵,以表達他對母親的歉意,因為他無法為母親養老送終了。皮斯阿司的這一要求被告知了國王。

國王被他的孝心感動,決定讓皮斯阿司回家和母親相見,但有一個條件就是皮斯阿司必須找一個人來代替他坐牢,不然他的願望隻能是鏡中花水中月。這是一個看似簡單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條件,有誰願意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去替別人坐牢,這不是自尋死路嗎?但是茫茫人海,還真的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願意替別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達蒙。

達蒙住進牢房後,皮斯阿司就回家和母親訣別。人們都眼睜睜地看著事態的發展。過了很久,皮斯阿司一去不回頭。眼看著刑期在即,皮斯阿司沒有回來的跡象。人們一時間都議論紛紛,說達蒙上了皮斯阿司的當。

行刑日是個雨天,當達蒙被押到刑場時,圍觀的人都在嘲笑他的愚蠢。幸災樂禍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刑車上的達蒙,麵無懼色,臉上反而帶有一種慷慨赴死的豪情。

當追魂炮被點燃後,絞索也已掛在達蒙的脖子上。膽小的人嚇得緊閉了雙眼,他們在內心深處為達蒙感到惋惜,並且痛恨那個出賣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可是,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在風雨交加中,皮斯阿司飛奔而來,他高喊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

這真是人世間最令人感人的一幕,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在夢中,但事實不容懷疑。這個消息就像長了翅膀,很快就傳到了國王的耳中。國王聽後,也以為這是癡人說夢。

於是,國王親自趕到刑場,他要親眼看一看自己優秀的子民。最後,國王萬分喜悅地為皮斯阿司鬆了綁,而且親自赦免了他的罪。

因為達蒙對自己朋友充滿著信任,也確認朋友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才不怕死心甘情願為朋友坐牢。他們之間緊緊連接的就是信任。因為這份信任,使這一對朋友共患難。

要想獲得別人的信任,首先你應該學會信任他。成人如此,對於孩子來說也應該這樣。其實,孩子從懂事開始,就有了自己的思想。他跟成人一樣,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及被信任。可是,很多父母卻忽略了這一點。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父母:他們要求孩子吃完飯在房裏學習半小時,結果他們卻隔幾分鍾就進去看一下孩子是否在偷懶;他們要孩子去買東西,也總擔心孩子會把多餘的錢買零食吃;孩子想報名參加一項比賽,他們卻說:“你能行嗎?”

父母的這些行為,往往會造成孩子的逆反甚至自卑心理,因為自己得不到信任而產生自我的不信任感。而父母卻認為自己的懷疑是有根據的,這就更加助長了孩子的叛逆和自我否定情緒。孩子健康的成長過程最需要的就是正麵的“信任”“鼓勵”“欣賞”;最排斥的就是負麵的“懷疑”“斥責”“打壓”。家長都想讓孩子的世界充滿陽光,掃掉陰霾。可是事實上,卻會因為一個懷疑、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深深傷害孩子的自信。

播下種子,打造精彩未來

家長對孩子的信任,能夠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讓他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他們會在父母充滿信任和友誼的目光中,變得自信、聽話起來,從而能更加以昂揚的姿態麵對自己的人生。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呢?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有位哲人曾說過:“自信心是每個人事業成功的支點。一個人苦沒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為動力,戰勝各種困難,最終奪取勝利。”因此,父母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引導他尊重別人但不迷信別人,要用科學的態度去對待別人的成功和失敗。一個孩子一旦有了自信,他就能夠客觀地看待自身的優缺點,就能更加有效地控製自己的思想與行為。

寬容對待孩子的錯誤。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不要用偏激的語言去斥責,而應該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發生的過程,並指出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然後,再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一生中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尤其是人生觀和道德觀還為完全形成的孩子,有缺點、犯錯誤的可能性更大。作為父母要充分信任他們、理解他們,引導他們正確對待錯誤。

把握好對孩子的寬嚴尺度。

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一切,家長都不要熱心包辦或者冷淡蔑視。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隻要是有益的,父母就應該支持他們去做。孩子缺乏經驗和技術,有時可能會失敗,或者出現什麼失誤,這都屬於正常現象。當孩子遇到挫折或失敗時,父母應該多進行鼓勵和安慰,幫助他們找出原因,讓他們的自信心能得到充分的保護。反之,則可能會引發孩子的對抗。

因此,不能隻在嘴上對孩子有信心,而且要表現在行動上,尤其是對那些不聽話的孩子,父母更要特別注意。如果父母對孩子有足夠的信任,孩子就會充滿自信,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地進行自我調整,把不聽話、逆反轉化為上進的進取心。

寄語孩子

孩子,請相信,你的爸爸媽媽不是固執的人。我們相信你說的每句話,相信你做每件事時的決定,相信你能學好、玩好。總之,我們相信你,因為我們希望你做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這才是家人最終的目的。

履行承諾,是義不容辭的職責

一天早晨,爸爸向喬迪許下了一個諾言。

“喬迪,你的弟弟馬特生病了,”爸爸說,“為了照顧他,你媽媽昨天一晚上都沒睡覺。她今天可能不會帶你去公園了。不過,我答應你,等我下班回來後,我就帶你去操場上玩。而且就我們倆,我保證。”

那天一整天,喬迪都在給媽媽幫忙;那天一整天,喬迪都在等著爸爸回家。

但是,那天晚上,爸爸沒回來吃晚飯。等到路燈在外麵都眨眼睛了,他還沒回來。

當爸爸終於打開家門回來時,都已經到了穿上睡衣睡覺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