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讓孩子懂得擔當,也知曉“一諾千金”的分量。誠信更能為孩子帶來理解、尊重,為成才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守時,守信的基礎
德國哲學家康德是一個十分守時的人。他認為不管是對老朋友,還是對陌生人,守時都代表著禮貌和信譽。
一次,他想去一個名叫珀芬的小鎮拜訪他的一位老朋友威廉先生。於是,他給威廉寫了一封信,說自己會在3月5日上午11點鍾前到達那裏。威廉回信表示對他的到來熱烈歡迎。
康德3月4日就到了珀芬小鎮,為了能在約定時間到威廉先生家,他第二天一大早就租了一輛馬車趕往威廉先生那裏。威廉先生住在一個距離小鎮十幾英裏的農場裏。而小鎮和農場之間,還隔著一條河。康德要從這座橋上穿過去。但是當馬車來到河邊時,車夫突然停了下來,對康德說:“先生,對不起,我們過不了這條河了。橋壞了,再往前走會很危險。”
康德隻好從馬車上下來,看看斷裂的橋,他知道確實不能走了。這時正是初春時節,河雖然不寬,但是河水很深。康德看看手表,已經10點多了,他焦急地問:“這附近還有沒有別的橋?”
車夫回答:“有,先生。在上遊的地方還有一座橋,離這裏大約有6英裏。”康德問:“如果我們從那座橋上過去,用平常的速度需要多長時間能到達農場?”“最快也得40分鍾。”車夫回答。這樣康德就趕不上約定的時間了。
於是,康德跑到附近一座破舊的農舍旁邊,對主人說:“請問您這間房子能不能賣?”農婦聽了他的話,很吃驚地說:“我的房子又破又舊,而且地段不好,你買這座房子用來幹什麼?”“你不用管我做什麼,你隻要告訴我你肯不肯賣就行?”“當然願意,200法郎就可以。”
康德先生毫不猶豫地付了錢,對農婦說:“如果您能從房子上拆下一些木頭,在20分鍾內把這座橋修好,我就把房子還給你。”農婦再次驚訝不已,但還是把自己的兒子叫來,及時地修好了橋。
馬車終於平安地過了橋。在10點50分時,康德準時地來到了老朋友威廉的房門前。一直等候在門口的威廉看到康德,笑著說:“親愛的老朋友,你還像原來一樣準時啊!”
康德和老朋友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但是他卻沒提起為了準時過橋而買下房子、拆下木頭修橋的過程。後來,威廉先生還是從那位農婦那知道了這件事,他專門寫信對康德說:老朋友間的約會不必這樣煞費苦心,即使晚一些也是可以被原諒的,更何況是遇到了意外。但是康德卻始終堅持守時是必須的,不管是對老朋友還是陌生人。
守時就是守信。一個守時的人,不僅要注意不浪費自己的時間,而且也要時時注意不白白浪費別人的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就是讓自己不管在做什麼事時都能輕鬆應對、遊刃有餘。一個守時的人,一定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相反,不守時就是不守信。一個不講信用的人,當然就不值得和他交往。要培養孩子成為成功者,那麼就一定要培養他守時的習慣。
播下種子,打造精彩未來
有些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已經長大了,起床後還磨磨蹭蹭,沒時間觀念。他們一邊幹著急,孩子卻我行我素、無動於衷。遇到這種情況,有的父母幹脆代勞,替孩子完成分內的事,性子急的父母就強行執行自己的意誌,甚至與孩子產生衝突。久而久之,這種做法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被動型人格,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那麼,怎樣從小培養孩子的守時觀念呢?
父母應做守時守信的榜樣,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諧。
父母應嚐試著在家裏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養成孩子早睡早起,按時起床、用餐、學習、玩遊戲,睡覺的好習慣,逐步形成守時觀念。不好的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糾正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難移”,不是“不移”,隻是“難”而已,要知道“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總會有改變的一天。
擺出事實支持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
孩子的注意力極不穩定,他們往往沒有明確的目標,關注點總隨著自己的興趣轉移。他們一旦發現有趣的、好玩的東西,就會完全沉浸在其中而忘記周圍的環境和本來的任務。了解這個特點後,父母就不必為孩子三心二意不守時的舉動感到困擾和不理解了。遇到這種情況時,父母需要做什麼呢?孩子是一個有思想的、獨立的個體,他們有權決定並且樂於承受結果。父母要做的就是客觀地給孩子擺出選擇可能帶來的一切結果,並告訴孩子守時是人們的一種美德,同時還要相信孩子會做出明智的選擇並支持他的選擇。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能幫助孩子養成時間觀念,而且還能培養他的自主意識。
製定並嚴格執行生活作息製度。
時間具有一定的延續性、順序性和去而不複返性,對於那些6歲左右的孩子來說,掌握時間概念是有一定難度的事。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結果,5歲前的孩子對一天當中三個較大時間單位即早上、中午、晚上,掌握都比較差。他們對時間的理解往往會與自身的生活經驗聯係起來,如起床刷牙的時間是早晨,看動畫片的時間是晚上等。他們的時間需要一個標誌性的事情來衡量,這就需要家長給孩子製定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程序。因此,父母要先征求孩子的意見,和孩子一起建立一套合理的生活作息製度,並輔以一些相關的獎懲措施。孩子認可後,就要自覺地執行。
借助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來樹立榜樣。
在孩子的世界裏,故事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生活。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因此借助故事來培養孩子的守時觀念,是一個很自然很奏效的策略。一旦孩子出現不守時的狀況,家長就可以搬出他最喜歡的人物形象,如“喜羊羊可不會這樣啊!他是一個很守時的孩子,他希望你和他一起做守時的孩子。”隻要孩子喜歡這個角色,那麼諸如此類的話就會對孩子產生一定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沒任何阻力地守時了,孩子的時間觀念也就相應地形成了。
寄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