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月加更)--------
“我看你們還是早一點出發,免得貽誤軍情。”
聽到卓勳的說話,陳倫雙手一插,對著卓勳,道:“老師放心,我們一定會保著新野,把敵軍趕退!”
說完,陳倫雙腳一夾,胯下戰馬長鳴一聲,就一馬當先衝了上前。而陳仁、陳義和童淵見狀,也催馬跟上。
趙雲依依不捨的向著劉域行禮告辭,然後就領著五百魔導騎兵掠起了一陣沙塵,趕上陳倫,向著新野進發。
……
新野城外,西力軍連連營帳,地上插滿了一枝又一枝的軍旗,在陣陣春風之下,獵獵作響。
而此時,一個又一個的方陣早就在西力軍軍營前列陣,對著新野城,為首站著數名武將和一名文士。
一名一身儒袍的文士,道:“主帥,現在新野已圍三留一,隻留南門,並派了郭淮將軍在那裡設伏,不論是有援軍到來,還是新野守軍出逃,也會中伏,重創敵軍。”
郭淮是上一世魏國的名將,以擅於謀劃且行事精密而著稱。上一世曾任夏侯淵軍的司馬,後來一直留在魏國西方負責防守西部邊境,並且多次平定少數民族叛亂。
在諸葛亮北伐和薑維北伐初期,郭淮參加了差不多全部的對蜀的抵禦戰爭,而且因為軍功不斷被提升,最後受命總督雍、涼兩州軍事,官位升至車騎將軍,死後更被追封爲大將軍,是一名不可看少的名將。
而現在西力軍的主帥是羊祜,他現在就在那名文士身旁。聽到那名文士的話,羊祜點點頭,對著那名文士,道:“想不到新野城也是一座堅城,攻了二天,我軍連城頭都上不了。許攸,你有何對策?”
那名文士就是許攸,許攸他上一世年青時與袁紹和曹操都相熟友善,後來成爲袁紹的謀士。可是許攸多次爲袁紹出謀劃策,均不被聽從,深感不滿。
官渡之戰時,許攸因為其家人犯了法,被收治,所以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報,建議曹操偷襲烏巢,結果大獲全勝。
官渡之戰後,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勞,但許攸傲慢無禮,口無遮攔,當眾稱呼曹操小字說:「阿瞞,卿非我,不得冀州也!」,為曹操所不喜,觸怒曹操,最後被曹操殺害。
許攸這一世重生,他並不想投靠不聽自己計謀的袁紹,也不想投靠因為自己說了曹操的小名而被殺害的曹軍,於是機緣巧合之下,投靠了在西力國風光無限的司馬懿。
許攸聽到羊祜在問他意見,於是回答,道:“我軍此行兵多將廣,而且還有一代霸王項籍坐鎮,所以許攸認為先叫陣,把敵軍士氣降下,之後才攻城,這樣就無往而不利。”
在旁的項籍聽到許攸說要叫陣,大喜,道:“好,我一早就說應該叫陣,殺光那些楚軍的大將!”
而羊祜則想了一想,搖搖頭,道:“可是新野的城守是盧植,此人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幹也,而且他當年對上黃巾張角,表現絕佳,他會這樣容易就派人出來應戰嗎?”
許攸笑道:“主帥放心,新野除了有盧植之外,還有楚軍大將竹前,此人是尖耳族人,好勇鬥狠,而且在楚軍的地位比盧植要高很多,所以就算盧植反對,我相信竹前應該也會出來應戰。”
羊祜點點頭,道:“那也不妨一試。來人,擊鼓叫陣!”
新野北門,新野城守盧植、火字營主將竹前和副將麴義都在這裡。就在這個時候,項籍上前對著城牆叫陣。
竹前見狀,哼了一聲,道:“賊將叫陣,等我出城會一會他!”
盧植勸阻,道:“竹前將軍,如果你出戰後,有什麼損傷,對我軍士氣影響甚大,我們還是忍一忍吧。”
竹前望了一望盧植,道:“盧城守,你對我的實力有所懷疑嗎?”
盧植搖搖頭,道:“怎可能,竹前將軍是我軍猛將,當年打退呂布等勇蹟盧植都略有所聞,我對竹前將軍的實力是絕對有信心的。”
竹前大笑一聲,道:“那不就沒有問題了嗎?”
盧植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開口,道:“我軍兵少,不應再出城應戰,再者叫陣的人是歷史上一代霸王項羽,實力也並非平庸,甚至可比呂布之流,所以竹前將軍還是不要出戰為妙。”
竹前看了一看城外的項籍,笑道:“是你們異人的霸王嗎?看來很有意思,麴義你留在這裡守城,我獨自一人出城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