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回家路
按照我爸的說法,從小到大,我到哪兒都是最小、最矮的。在福建省少體校的時候,一個宿舍8個人我是最矮小的。結果我衝了出來,打球打到了數一數二。到了八一隊,6個室友中我又是最矮小的,現在到了國家隊還是最矮小的一個。我有時對別人開玩笑說:“在國家隊,我就跟棵小草似的,哪個不比我壯?”
據我爸媽說,小時候我不但矮小,開口說話還特別晚,上托兒所了還不會說話。別人家孩子都會叫爸爸、媽媽了,我還懵懵懂懂的。但是父母也沒有太擔心,因為我9個月的時候居然已經能自己扶牆走路了。上學後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在小學二年級的校運動會上,我就把四年級的100米短跑紀錄給打破了。不過,我在上杭的求學生涯,就隻到小學三年級暑假。
訓練總是很辛苦的,但能看見成績就讓人有動力。有一天,我媽拿著通知單說:“你被體校錄取了。”當時我在業餘體校已經待了4年。
那時候,省裏的教練會下來選拔。像上杭這樣的小縣城,很少有人會被體校的教練看上。教練來的時候我也知道,但具體選了誰不清楚。
拿到錄取通知後,媽媽問我想不想去,我說當然想去。我記得那是夏天吧,當時全縣隻有一個名額,我心裏很高興。
第一次去福州,很興奮,隻拎了一個小包,帶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就這麼出發了。我媽帶著我,先從老家坐汽車到龍岩,再從龍岩乘火車到福州。火車乘了一個晚上,真是“跋山涉水”。
到了體校,先試訓。那時候試訓,媽媽全程都陪著。因為外婆、舅舅他們都在福州,而且能跟新的夥伴(都是比我大一點的小孩)在一起,我覺得還蠻有意思的。試訓時間大約是10天,結束後正式入隊,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
10天後,我媽就這麼丟下我回上杭了。我立刻覺得,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樣,一下子變得很無助,特別不習慣。最現實的是,沒有人給你洗衣服了,也沒有人真的關心你了。
我環顧四周,大家都是小孩,都不會照顧自己,而且體校的年輕教練比較嚴厲。最關鍵的是,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家,所以特別不習慣。那時候,一個9歲的小孩,就體會到了人生的不順,曾想過要放棄。
那時候最盼望的,就是星期天可以回外婆家。公交車票兩毛錢一張,之前媽媽帶我坐過一次。但自己一個人坐時,一想到在這站上車後,第幾站要下車,我就很緊張。
因為年紀還很小,上了車後,視線全被大人給擋住了。那時還沒有語音報站,我就一直注意聽車門開了幾次。“這是第一站……第二站……第三站……第四站一定要下去了。”每次第三站一下完人,門一關的時候,我就會擠到車門那邊,一到站,車門一開,我就馬上下去。我特別害怕會下錯地方,坐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