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2 / 3)

陣痛隻是一時,胳膊是扭不過大腿的,狂瀉數百點後市場最終還是無奈的接受了這個不可逆轉的事實。以後的上市公司在麵臨機遇商機的同時,也承擔著巨大的商業風險。風大浪大,發展和消亡緊依相伴,中國股市在一片嘩嘩然中開始與世界全麵接軌。

葉海最近很鬱悶,他現在正麵臨著如何解決公司擴張的問題。兩套流水線已是飛馳公司所能容納的極限,再想實施他的“氫燃料電池”構想,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廠區擴大。

上海可不是成都小鎮,花點錢買塊地就能造個廠子起來,想在完整規劃的工業園裏翻建廠區那是談也別談。況且他的資金已不足以購置廠區以及生產設備。公司贏利雖可以說的上是日進鬥金,可畢竟時日較短,想完全收回投資成本最少也得在幾個月以後以後。

沒錢沒地他拿什麼造機械,葉海在他發跡後第一次感覺到錢不夠用。為這個他連自己的感情糾葛問題都暫時扔一邊去了,和兩個副總頻頻磋商尋找解決辦法。

別人對他這麼快就想上新項目很覺不以為然。公司目前狀況足夠大家應付一段時間,再另辟戰場實在有些操之過急,穩紮穩打才是正理。再說公司現在資金並不充裕,增設的流水線的款項以及差葉總私人的借款都要補還,暫時哪有餘力去收購別人。

※※※

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葉海自己也無法回避。靠公司收購看來很困難,那就隻得在自己身上打主意了。

正在躊躇是否賣掉手中流通股暫解一時之需時,新的政策消息傳來了。這對葉海來說倒不失一個好的解決方法,當然把“飛馳”全流通那是免談,他連流通股都舍不得賣,還考慮那幹嗎。後麵的再收購一家公司把它全流通上市倒很不錯,那樣以後的機械設備和生產成本就不用自己再掏錢了,自有股民兄弟幫著墊資。對子公司的控股權他倒並不是很緊張,隻要能拿到50%不被別人反收購就行了。

他自己連上次賣股還有兩個多億,再從公司帳目上調用個幾千萬勉強能運作起來了。把構想和季,肖倆人一說,副總們終於對這個老板有了個清醒,深刻,徹底的認識。“什麼都好說,就是時間那是萬萬等不得”估計就是他們這個葉總的最高行動準則。

事情就這麼擬定,當然這之前葉海還是聽從老季的意見再忍痛割愛出售少許流通股。畢竟收購這種事是說不準的,資金準備充足些總好過發生什麼意外狀況手忙腳亂要強的多了。

屢屢出現違背他意願的情況,讓葉海終於有些感悟世事難料,似乎並不是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

招來一直呆在股市關注公司股票情況的張誌高,詢問股票情況。老張神色興奮的叫嚷“咱們公司可算是這次地震裏最堅挺的了,你沒看到啊,跌的最急的時候,真正是萬點綠中一簇紅。。。。現在已接近曆史最高價位了。”

聽了他一通廢話到最後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別人跌了五年被自己不到半年就拉回去了,這不免讓葉海很有成就感。自我陶醉番後才問“以你看我現在出售部分股票會不會影響公司股價?”

“葉總想賣了?影響肯定會有的,不過問題不大,我們的股票很搶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再拉回去的。”

※※※

事情既然難度不大,葉海琢磨一陣就交給老張去辦理“股票賣個500萬股就行了,重要的是並購的企業要選仔細些。這回反過來,流通股越少越好,他等錢用呢。業績嗎自然還是越差越好,原來幹什麼的就不用管它,反正機械設備都要更換,隻要地方夠大就行了。”

打發了老張還有就是考慮人的問題,第二套設備即將到位人員缺口要盡快補上。以後子公司要的人那是更多,這些自然都是老季的任務。至於葉總自己嗎,那真是無事一身爽啊。

人閑下來免不了就胡思亂想,不堪折磨的葉海深覺自己這樣沒事空晃,上即對不住黨和中央,下也對不住全國人民。一發狠抽調幾個技術骨幹,陪他專門研究“氫電池”的工藝流程去了。

※※※

平心而論葉海對研究學問還是很有專家學者風範的,研究所才是他真正該呆的地方,中科院的首腦們沒硬把他帶進去實在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幾日的閉門研究讓那些新進的高學曆技術骨幹們都找到了自身差距。“為什麼葉總年紀青青就能做到如此成就,而他們空學一肚子理論知識卻隻能替人打工呢?”原因隻看對待工作的態度就可見一斑了。

他們都是悠閑的呡著茶欣賞感歎著設備流程圖的完美無缺,而人家葉總卻是把別人遞過的茶水從鼻梁上倒下去,末了還咂咂嘴似乎覺得茶水味道不錯。差距是明顯的,層次是不同的,大家也都是不能不服的。

等葉海剛初步弄懂現代工藝的理念構思,準備進一步做深入研究時,早就等了不耐煩的張誌高連脫帶拽把他拉出了公司研究室,向他彙報工作進展。

對葉總鼻梁裹著膠布的滑稽樣,老張直若未見,不苟言笑一本正經道“股票都已出售,500萬股募集了1。2個億,目前公司股價在25元左右穩定下來。擬購企業的資料也詳細做了個報告,請您具體過目核實。”

滿腦子還是圖紙,技術的葉海聞言一個機淩就徹底醒了過來。以前也就想象不覺怎麼樣,可二千五百萬沒幾天工夫就翻了幾倍擺在眼前著實有些吃驚。這股市的斂錢速度不比賣東西差啊,想想以前賣的股票終於有些懊悔了,要都留到現在那。。。。。

回味了好一陣子的葉海才轉念考慮老張找的這家公司。“青達紙業”主營機製紙,水泥袋紙等。業績就不說它了,要好也到不了葉海麵前來。流通股僅3500萬股,占總股本1/5左右,基本符合他的改組後融資投於生產的構想。唯一麻煩的是該公司國有股占大比例,收購國營企業是否如民營企業那麼方便容易,葉海著實擔不到底。

不過這也不用太焦慮,如今的他可不是初到上海時那樣兩眼一摸黑,夥一下崗工人就能胡搞亂整一通的。這次雖說隻是屬於私人性質收購,可老板的事誰敢不放在心上,參謀那是要多少有多少。就連公司的股東聽說葉總又有大手筆出台,都顛顛跑來要求參股分紅。對他們那點小錢葉海是看不上眼的,順水推舟就賣了個人情給他們,算是回報他們從不指手畫腳過問公司事物的自覺態度。

收購陣營一擴再擴,最後搞的是相當龐大。一個副總,兩個股東,兩個主管,三個技術骨幹外加葉海和老張,當然馮小靜隨身護駕那也是肯定少不了的。年青人火氣自然是大些的,顧燕遠在天邊夠不到嘴,身邊的馮貴人他既然吃到了,也就沒理由再放那做擺設。至於是否會“腳踩兩船,兩頭落空”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先快活一天是一天吧。